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种类 >> 女孩孤身一人去色达邂逅了他
#旅行#
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我们便风尘仆仆地朝着终点站行进,餐风饮露、策马扬鞭皆是前进过程中的某种形态。大多数时候,我们谦卑地面对着死亡,却又急功近利地去挫伤生命的张力。我们的灵魂或许上不了天堂,或许也不会永生,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它可以专注、游散、甚至被拆解在任何一个我们认为值得的地方。生命结束之时,我们须明白,那些滋养了我们的,最终也将得到我们的滋养。
去年八月份,我只身一人简单地打包了行李,便跟着一家旅行团前往了甘孜色达。我和许多人一样,怀着敬畏心、怀着某种奇怪的冒险精神想要去这个神秘的地方寻找些什么。
到了色达县的第一站,我们便去了尸陀林——天葬台。刚下大巴车,就能闻到空气中扑面而来一股刺鼻的味道,你说不清楚那是一种烧焦的味道还是腐烂的味道,但你的身体机制本能地辨别出它让人感到不舒适,并且感到有点毛骨悚然。在这里,微风也能轻而易举地卷走脚下的尘土,不需要抬头便可以望见远处山坡上零星矗立着的庞然大物,他们心照不宣地分散着,像庄严的岗哨,也像等待的猎人。秃鹫,是让人过目不忘的生物,她是佛门弟子眼中空行母的化身,也是藏族人心里将永恒灵魂与陈旧肉体转化的使者。
我们抵达天葬台的时间大概是下午一点左右。此时的天葬台广场,已经陆续能够见到一些死者家属用简易的类似担架的东西抬着遗体,由红衣喇嘛的引领向天葬台走去。导游告诉我们,藏族人为表示对亲人的悼念,会在亲人死后,由亲属为死者脱光衣服,把尸体蜷缩成蹲坐式。然后用藏人手工制作的一种叫做氆氇的纺织品将死者包裹起来,再用绳子拢住,在家里停放3天,第4天才抬到天葬台进行天葬。通常只有德高望重和家境殷实的死者才能够进行天葬这样神圣的仪式。藏族人认为灵魂是不灭并且轮回往复的,人死后,灵魂会与躯体分离,伴随无数陈旧躯体的寂灭,灵魂得以永恒。这并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灵魂上天堂”的说法。将自己的肉身喂食给秃鹫也许是藏人慈悲的布施,而“灵魂永恒说”或许是藏人对死亡的淡然,和对逝者美好的祈愿。
天葬台被三面矮砖墙遮挡着,面向山坡的那一面则没有墙壁,而是用一块砖红色的长布掩住。天葬台里发生的具体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依稀听见喇嘛念经超度亡灵的声音,闻到剖开腐尸后散发的浓烈恶臭,看到山坡上聚集着的秃鹫越来越焦躁。他们发出一阵阵嘶哑的叫声,不安分地在天葬台周围盘旋。他们似乎知道,盛宴就要开始了。一声螺音吹响,砖红色的长布被掀开,就像是所有隆重仪式开始时的那样,长布迎着风,张开臂膀,母亲般深情地拥抱着山坡上这群倨傲挺拔的少年,同时也宣告着这场生命献礼的正式开始。顷刻间,山坡上数百只秃鹫一拥而上,盘旋在空中的也直线滑翔而下,扎进了天葬台中,他们尽情地享用着藏人的慈悲与善良。
尸陀林不远的另一个小山坡后,便是大家都知道的红房子群——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虽然之前在网络上看过了许多红房子的图片,但远没有这一切就在眼前,而你也置身其中那样令人震撼。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一栋栋红色小木屋是僧侣的住所,木屋大多不足20平米,并且没有供水供暖设施,连饮用水都需要僧人到山下去背。僧侣们长年累月地居住在这里,除了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停地学习、修行。
游客们在这里来来往往,而身披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母们却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平静安详。在前往山顶坛城的路上,会看到一些人手持转经轮低声念诵着经文,还有些人一步一叩首地面向坛城朝拜。这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积累的“功德”。
坛城下是僧侣们每日转经的地方,信仰者每日至少会围着转经筒转上一百圈甚至更多。不明白为什么,来到这里,你会不自觉地就加入到转经的队伍中。手轻轻地拂过转经筒,当转经筒转动的惯性还没有停止时,走在你身后的陌生人又接替了这项神圣的任务。转经筒不停歇地转动着,并发出婉转空灵的声音。有那么一些瞬间,你会恍惚地感觉到好像在与神灵对话。此时你会发自内心地相信,只要心怀虔诚,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好的事情发生。
每个人去色达或许都有不同的感受,一个人的旅行对我来说,是疗愈、是探索、是冒险、是学会过好此时此刻也拥有更多的勇气大步向前。在色达,时间是缓慢的,因为这里有一群人一生只为一个信仰,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想,如果你有什么沉甸甸的心事,或被生活困得乱成了一团,不妨从现在的世界逃离出去,去看看纷繁世界的另外一面,色达,或许会有你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