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繁衍 >> 苦难作为道德教材道德与法治ldquo
苦难是不是人生财富,引起过不少讨论。
洪战辉,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2岁时父亲瘫痪在床,母亲离家出走,家里还有个两岁妹妹,从那时起洪战辉就担负起家庭重任,打零工维持学业和生计,还要照顾家人,受尽苦难。
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主持人谈论苦难就是财富的时候,被洪战辉打断。
“不,苦难不是财富,只有战胜了苦难后获得的成长,才是真正的财富”,洪战辉说。
苦难是不是道德教材,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话题二“愿做哪种人”,选用留守儿童夏丛艳的日记,记录了为家里背水的事。
“我打起十二分精神,背着沉重的水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走。一下午,我背了三趟,把近百斤水背到了家里。”
“背完水,爷爷奶奶还没从地里回来,我又忙着洗菜做饭。”
教材正文写道,“作为家中的小成员,我们应当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设计的问题是,“读了这篇日记,你有什么感受?你能从主人公的身上学到什么呢?”
我的感受是夏丛艳真苦,真难,那些家务已经不属于“力所能及”,孩子应该得到救助,而不是作为其他孩子的道德榜样。
夏丛艳的日记选自《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作者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下箐村毛草坪小学26位学生,年龄10~11岁。编者是教语文的杨元松老师。
“想到只要客车一来爸爸就要离开我们,把好多事情扔给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我就忍不住又哭了。”
杨海叫日记中的送别令人心碎,这些留守孩子并没有“愿做哪种人”的选择。
因干旱,很多孩子都要背水挑水。代礼名的日记写晚上挑水:
“一挑水八十斤,太重了。走了一会儿想放下来坐会儿,可是又害怕,就坚持向前走,回到家发觉腰有一点疼。”
孩子自身体重可能还不到八十斤吧,身上的重担和内心的恐惧,疼的怕不只是腰。
“读书和生存,哪个才是主角?”这才是留守儿童面对的真正问题。
另一则日记中,夏丛艳写了喜欢画画,被骂也坚持。
“我要一直画下去,我想画出我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我想当一名画家。”
或许先得“减轻孩子的负担”,才有实现画家梦的可能。
教材中的夏丛艳日记,与《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原文有细微差别。其中,原文的“一百五十斤水”,教材改为“近百斤水”。
凭空将劳动成果减去三分之一,教材编写者似乎也感觉孩子的负担太过沉重。
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特意提醒,“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精神和品质,而不是让学生拿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其比较,教学中注意不要出现偏差。”
怎么可能不比呢?
“我们小时候饭都吃不饱,你如今要什么有什么,还不好好学习。”
“留守儿童撑起了整个家,你们现在叠件衣服扫个地,都还喊累。”
教师和家长不就是这样比,这样教孩子的吗?
组织访贫活动,看重的是让自己蜜罐里的孩子尝尝什么是苦,爱心褪色为廉价同情,更谈不上反思造成贫困的社会问题。
年热播的综艺节目《变形计》,让城乡孩子互换人生,教育效果显得不错。如今孩子长大了才发现,体验苦难并不能拯救富裕家庭的问题孩子,被当作“药引”的贫困孩子同样受到伤害。
有位名师曾将那张秃鹫紧盯非洲饥饿儿童的著名照片,与招聘会人山人海的照片并列,教育学生社会竞争激烈,必须发奋读书。
将别人孩子苦难的泪水,制作成自己学生上进的“强心针”,也不担心毒副作用,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苦难当然可以作为道德教材,但苦难就是苦难。
苦难教育应该引导儿童正视苦难、反思苦难,与苦难的人共情,立消除苦难之志;而不是将苦难变成规训儿童的“紧箍咒”。
道德教育滥用误用苦难,既是对苦难者缺乏共情,也是对儿童缺乏宽容。
本课《教师教学用书》推荐的课例,出自南京市中心城区某知名小学,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一位学生汇报小组讨论情况,“我们认为,平时的作业和辅导班真是太多了,占用了很多时间,让我们没什么时间做家务,但是做家务也很重要。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请老师和家长少留点作业,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家务了。”
学生提的问题真实存在,也有改变现状多做家务的意愿。
教师回应道,“写作业时间长只是老师和家长的问题吗,我看有同学还是有时间玩的嘛。”
太苛刻了吧,简直不可理喻。玩,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是成长的基本需要。做家务要剥夺儿童玩的时间,岂是“力所能及”。
如果这位老师抱怨家务太多,伴侣回应说,“我看你还是有时间刷手机的嘛”,不知会作何感想呢?
苦难教育对自己试试。
如果你是相对富裕地区教师,领导以贫困地区教师条件苦、待遇低,教育你要讲奉献不要讲待遇,你能接受吗?
若封城抗疫,你抢不到菜,用非洲饥民的遭遇来教育你要知足,又如何?
苦难是苦难者的通行证,或许是墓志铭。
苦难作为道德教材,请审慎。
.4.27
*杨元松.中国留守儿童日记[M].江苏文艺出版社,
相关阅读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提高辨析力
性别偏见藏在《道德与法治》教材里
关于劳动的真心话大冒险——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他们”教研札记
冯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