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形状 >> 收到书的两周内,我把它读了三遍
有人说,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我们可能没有机会亲自去探索神秘的荒野,但作者笔下流淌的文字可以带领我们看到那可爱而又野性的世界。
这里是荒野荐书,总有一本书等待着热爱荒野的你。一直期待与你共同成长!
荒野这个词似乎天然就不会出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提到荒野,我打赌你联想到的词没有一个与挂满了空调机的水泥森林有关。似乎在城市和荒野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限,这边是5GWi-Fi,那边是高山大川。城市一步步扩张,荒野也就一步步退却,道路的网络连接其所有的城市,又割碎了整片的荒野。那么,荒野中的生灵呢?在读到《动物去哪里》之前,我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我对城市和荒野的认识局限在肉眼所能看到的一切里,我见到过小区里的黄鼬和刺猬,拍过公园草坪上觅食的戴胜,但关于他们的城市生活,我丝毫不知。
《动物去哪里》是一本不太传统的地理图集,50张地图和信息图解以陆生动物、海洋生物和空中生灵为专题编纂成册,它以来自大量数据的动态视角,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全新尺度。它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收到书两周以内,我把这本书读了三遍。《动物去哪里》
作为一本大开本图集来说,《动物去哪里》完全没有阅读难度,它是一个个独立的项目,每一个都事关地球上的一种或几种动物,以及或大或小的空间。有趣的是,作为一本主题是“动物去哪里”的图集,整部书里面没有一张动物的照片。取而代之的是由动物们随身携带的追踪器、GPS项圈传回的海量数据在地图上的标注。这样的观察本身与传统的跟踪式观察相比少了许多打扰,却比动物的静态影像更加震撼和生动。在项目研究者的叙述里,得益于准确精当的翻译,这些动物的生活因其琐碎而更显真实。地图,有时比照片更震撼
我最喜欢的案例之一,是追踪一匹名叫斯拉夫奇的狼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项目,它有个典型的北欧名字,在意大利被带上GPS项圈,一路寻找自己的领地,在四个月内前进了千米。GPS实时记录着斯夫拉奇的探险,向我们展示出大型食肉动物的壮阔旅程。但我一下子被打动的地方,是看到斯夫拉奇在多罗米蒂山里迷路。我看着地图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轨迹,看这匹狼在山间转悠试图找到一条出去的路,一匹狼的生活显得前所未有的真实。从猎杀到保护,鲸鱼在歌唱
在某些更大的研究尺度上,GPS除了改变了人们的研究方式,也反映出人们研究心态的改变。作为世界上最巨大的哺乳动物类群,鲸类的神秘世界版图正在一点点为人所知。在并不算久远的过去,人们研究鲸的目的还是追逐资源,换言之,更多的捕杀。带有信标的叉子被扎进鲸的体内,直到被猎杀它们的水手从已无生气的躯体上重新拔下,寄回给研究者以换取报酬。在那张旧时代的鲸类分布图上,每个圆圈都来自一条永远沉寂的鲸。而如今,依靠GPS和传感器信号,我们看到鲸的挑食,看到它们对海底山的兴趣,温和的了解这些会在海水中歌唱的庞大生灵,以找到保护它们的最佳方式。你也用卫星数企鹅吗技术进步真切的反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在动物的行为生态学方面引发了巨大革命。曾经,挂在大象身上的GPS能坚持十天就已经是令人激动的成就。而如今,每秒一次甚至更快的传感器让我们了解动物的穴居生活,看到一条消息在蚁群中的传播,指引我们跟随秃鹫找到正在形成的上升气流,还会在大象发生异常时发出警报,它们不但反应更快,坚持的更久,知道的也更多了。甚至,它们还能帮助完成对环境的监测。海洋学家想要了解深海洋流的温度变化,而对一个人类来说,在南极的冰水中潜泳是个烧钱又危险的工作,但这份活对于海象来说简直如同反掌观纹般简单,只需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