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末,地球上一共有这样几股实力相当的力量:
英法同盟
纳粹德国
红色苏联
世外美国
这四股力量中美国是最强的。
但由于身处孤立的美洲大陆以及众所周知的“体制原因”,美国的实力更多体现在战争潜力上。
可以直接拿来拼刺刀的军事力量并不突出。
纳粹德国和苏联虽然互不对付,但都是极端军事动员型的国家体制,发起狠来非常可怕。
英法两国此时单一面对纳粹德国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如果说海军方面英国人还不怵德国,那么在欧洲大陆上则必须集两家同盟之力,方能对德军形成均势。
故我们把“英法同盟”算作一个整体,勉强与后三者并列。
至于远东的日本,如果我们把三十年代末上面四股力量的大小记为“1”的话,日本最多算0.3吧。
再多无法想象。
考虑到日本远离漩涡中心欧洲大陆、远程投送能力又不行,它唯一能起到的一点作用就是在远东牵制一下苏联。
对欧洲局势影响非常有限。
日军的装备在二战主要国家中仅比Z国强。
其所谓的“坦克”在欧洲战场只能算装甲车,面对苏军的T-34和喀秋莎完全被吊打。
相对来说日本的海军还算不错,只可惜遇到了美国,还是被吊打。
日军薄皮大馅的坦克
介绍完各方力量,下面说一个基本准则——
任何一次理性的军事行动,发起方只有在确信足够把握时才会动手。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三十年代末的欧洲大陆上是“1:1:1”的状态。
左边的“1”是英法同盟,中间的“1”是德国,右边的“1”是苏联。
三者互相看不顺眼。
德国要动手,最基本的前提是确保左右两个“1”中有一个是朋友——至少不会在背后插我一刀那种。
希特勒虽然狂妄,但不傻。
如果英法同盟能像一战前那样与俄国(苏联)结盟,德国大概率是不敢动手的。
那么英法为什么没能与苏联结盟呢?
张伯伦与希特勒,年
三十年代末,欧洲大陆仍然是世界的绝对中心。
抛开“世外美国”不谈,其余三股大的力量都云集在这里,蠢蠢欲动。
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方面属于“掀桌子”意愿更强烈的那个,而英法同盟更多是现有秩序的维系者。
尤其是英国。
英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欧洲大陆上采用“均势政策”。
用丘吉尔的话说,叫做——
“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
“(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是那一个国家。”
眼看希特勒的德国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驰骋起来,英国加紧巩固了与法国的同盟关系。
按照几百年来“均势政策”的思路,英国这时候原本是不应该对德国抱有任何幻想的。
必须强势打压。
可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代英国人迟迟不愿意对德国下狠手。
因为苏联。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意识形态层面的根本性冲突,英法均视其为重大威胁。
三十年代英法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默许了纳粹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的军事行动。
英法的目的一目了然——将法西斯“祸水东引”。
需要说明的是,希特勒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是比较成功的。
他一直公开宣称德国的战争对象是“G产党国家”,说的都是英法愿意听的话。
斯大林坐不住了,他开始抛弃意识形态的束缚,主动寻求与英法结盟。
于是在年4月至8月间,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政治谈判。
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正式请求:
“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五至十年的反侵略互助条约。”
苏联给出的价码如下:
在英法遭到德国侵略时,苏联将派出相当于英法军事力量70%的部队对德作战;
在英法负有保障其安全义务的波兰和罗马尼亚遭到德国进犯时,苏联将派出数量相当于英法派出的部队总和的师团对德作战;
允许苏联部队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以实现这种作战。
如果此时能签下这份协议,二战很有可能打不起来。
很可惜,没有谈下来。
其实问题反而出在苏联的“价码”上。
英法认为,苏联价码的第三条实际上是要恢复沙俄时代霸占的东欧领土,让英法默许其可以不受约束的出兵东欧,属于“间接侵略”。
苏联军事代表团团长伏罗希洛夫向英法解释道:
“苏联与德国没有共同边界,只有在允许它的军队经过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领土的条件下,才可以对法国、英国、波兰和罗马尼亚给予援助,因为没有其他途径与侵略者的军队接触。”
英法还是不同意。
他们认为苏联要的不是“一般意义的互助条约”,而是要顺带手拿下缓冲地带东欧的控制权。
斯大林很气愤。
他在跟G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谈及此问题时说:
“我们倾向于同所谓民主国家达成协议,为此,我们进行了会谈。然而,英国人和法国人想利用我们做雇工,可他们却不支付任何工钱。”
苏德《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订现场。年列宁力主和德国签订了该条约,苏俄割让了包括波兰东部、立陶宛等在内的近一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斯大林一直希望将东欧重新纳入苏联势力范围
眼看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展开谈判,希特勒急了。
年4月份莫斯科的谈判一开始,元首就立即指示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联抛出橄榄枝。
在内部会议上,希特勒表示:
“不管多高的代价,都必须使俄国的中立实现。”
于是在于英法谈判的同时,德国开始与苏联进行秘密接触。
苏联方面因因时而异,制定了“祸水西推”的策略。
英法想“东引”,苏联想“西推”——正如同一时期远东中苏对日本的博弈。
大家都知道,二战爆发的标志是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
其实早在4、5月份,希特勒内部就定好入侵波兰的计划和预案了,箭已在弦上。
眼看英法苏正在谈一个“BigDeal”,希特勒在外长级别沟通迟迟得不到苏联积极响应的情况下,于8月2日放下身段直接电告斯大林。
他开出了英法不肯给的条件,要求苏德会谈签约,必要时可以亲自出席。
大家都知道,希特勒这个人是极其自负、自视甚高的。
他肯向仇敌说出“必要时可亲自出席”这句话,很不容易。
元首既然开了金口,斯大林表示同意展开谈判。
8月3日,也就是希特勒致电斯大林的第二天,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全权证书动身前往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秘密会面。
同一时间,与英法的谈判也在积极推动。
苏联人齐头并进,两不耽误。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
年8月中旬,苏联的最后价码被英法否决。
几乎在同一时间,希特勒内部拍板了9月1日攻击波兰的计划。
在大战爆发前的一个星期(8月23日),希特勒指示外长里宾特洛甫再次前往苏联。
元首就一句话——
接受苏联的所有条件,签下条约。
8月23日中午,两架“秃鹫”运输机载着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
斯大林、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经过两次简短的会谈后,于当晚正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的正本很简单:
1、条约缔结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绝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4、有效期为10年。
通俗解释一下就是“我打其他人你不准干预”。
在那个列强纵横捭阖的年代,这种“互补侵犯条约”很常见,大家习以为常。
不过除了正文外,苏德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划分东欧的势力范围。
这份秘密协议书的内容一直到了二战后纽伦堡大审时,西方国家才从当事人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的口供中得知。
不过苏方否认。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希特勒入侵波兰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9月1日清晨,德军万大军对波兰发动入侵。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
德军闪击波兰
对中学历史有印象的朋友都会知道一个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
这是教科书里的说法,全世界都如此。
然而真实的历史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并不像书本里写概念、考试做选择题那样一板一眼。
话说德军闪击波兰的两天后,英法两国于9月3日正午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停战。
希特勒不理会。
当天傍晚,英法正式向德国宣战。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既然都宣战了,英法自然就该出兵上去和德军开干了。
正好德军主力在东线作战,不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
不过此后整整八个月的时间里,英法两国一直按兵不动,任由德军在东欧和中南欧劫掠。
英法几十万大军安静的躲在马奇诺防线的水泥墩里,偶尔向对面的德军阵地扔几个“纸炸弹”,里面包着一摞摞宣扬和平的传单。
法国的军报发文称“西线平静,无事可叙”。
英国首相张伯伦则称之为“奇怪的战争”。
一直到宣战后的第三个月,英军才有一名士兵在与德军发生摩擦时不幸死亡。
法国方面稍微好点,比划了一场所谓的“萨尔攻势”。
话说在9月7日这天,法国人为了履行和波兰的盟约,调了98个师的大军从马奇诺防线走出来进攻。
一百万法国大军浩浩荡荡向德国境内开了不知道几公里,法军统帅部就宣布停止前进。
德军的精锐全在东线,西线的德军多为预备队、且数量不及法军一半。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法国人没几天又迅速退回到了马奇诺防线内,与德军只爆发了零星交火。
可谓是战争史上的一个笑话。
除此以外,西部前线是出奇的平静。
这幅怪相便是二战初期著名的“西线无战事”。
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
西线无战事,东线却是热火朝天。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所以能签下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互相给的价码够分量。
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的同时,苏联也没闲着。
就在德国人动手不久后,苏军也从东面入侵波兰,9月17日两军在布列斯特会师。
看到“布列斯特”这四个字大家可能有点面熟,这不就是当年列宁力排众议和德国签的割地条约的名字吗?
没错。
当年列宁割出去的地,斯大林又强抢了回来。
这一时期苏联拿下了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罗马尼亚、芬兰等六国全部或者部分领土,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公里。
苏联称之为“东方战线”。
由于当年苏维埃初创时与波兰打过一场惨烈的苏波战争,梁子很深,所以这一时期苏联对波兰下手非常狠。
年春,贝利亚策划了惨绝人寰的卡廷森林事件,直到年梅德韦杰夫时期相关历史档案才被公开。
因为这段历史,所以今天欧洲有部分人谴责是希特勒和斯大林共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真是不好解释。
概括一下,整个年的下半年和年的前几个月,欧洲大陆上呈现的是一幅奇怪的画面——
英法两国按兵不动,德苏两国在东欧、北欧、南欧各自抢夺势力范围。
一边平静的可怕,一边忙的不亦乐乎。
年9月22日,古德里安(中)和犹太裔苏军将领克里沃舍因(右)在布列斯特会面,双方还一起参加阅兵
尽管这一时期苏德表面上“其乐融融”,但其实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仅仅是一个缓兵之计。
希特勒的条约你也能信?
只不过像试图置身事外的英法一样,苏联对德国也是抱有一丝丝幻想的。
英法之所以在宣战后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不动手,是希望德国能与苏联翻脸,祸水东引。
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条约,是希望德国能与英法翻脸,祸水西推。
面对不可一世的德军,英法和苏联都希望对方是第一个与德国死拼的那个。
自己最好能静观其变,待价而沽。
于是法国人整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威吓德军,苏联也搞起了“东方战线”作为与德国的缓冲。
挥剑的主动权完全交到了希特勒手里。
年5月10日,德军个师正式发动法国战役。
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此时的德军除少量机械化部队装备比较精良外,其他大都装备非常差。
德军只有10%的部队实现了摩托化,后勤部队还在大量使用马拉车辆。
整个法国战役期间,德军一共调集了2辆坦克,数量与质量均在法军之下。
仅看纸面力量,法国“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然而凭借着战术上的碾压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德军在短短六个星期的时间里一举拿下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等四国。
大获全胜。
就在德军闪击法国的当天(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辞职,“强硬派”丘吉尔上台。
敦刻尔克大撤退
闪电战拿下法国后,希特勒再次挥舞起“议和”的旗帜。
曾几何时,德国与英法达成“慕尼黑协议”,吞并捷克;与苏联达成“互补侵犯条约”,攻击波兰、闪击法国。
这回,估计希特勒是想在拿下法国后与英国再达成一个协议,回头去解决苏联。
丘吉尔不同意。
与爱惜家产的张伯伦不同,丘吉尔这次是铁了心砸锅卖铁与希特勒死磕到底。
英国在这一时期几乎变卖了所有“日不落帝国”积攒的家底。
变卖给谁呢?
主要是给美国。
站在二战反法西斯的立场上来看,丘吉尔无愧于大英雄。
不过站在英国人自己角度,二战一场仗把大英帝国从一流国家打回到二流岛国,如今已沦为美国的马前卒和搅屎棍。
英国胜了,法国败了,不过结局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管怎样,英国抵挡住了希特勒在年7月至10月间的空战。
伦敦上空的鹰。
《伦敦上空的鹰》的年由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联合发行的一部著名电影。曾经的轴心国拍片给英国人看,不知英国人是何滋味
除了英吉利海峡上空的空战外,年5~6月的法国战役后欧洲大陆又平静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二战初期的欧洲战场就是这样,希特勒闪击一国停一会儿。
消化消化,再闪击下一国。
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与苏联的协议,准备再来一次“闪电战”。
战前希特勒和德国情报部门都大大低估了苏联的实力。
按照他们的预想,苏军的表现应该和法军差不太多。
所以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是兵分三路,分别攻取苏联首都莫斯科(中央集团军群),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北方集团军群)和第三大城市基辅(南方集团军群)。
没想到,闪电战最后变成了持久战。
基辅战役是德军早期最精彩的一场围歼战,苏联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66万人被俘。只有小股苏军从德军包围圈突围,他们包括布琼尼元帅、铁木辛哥元帅和苏联西南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
德国与苏联决裂是其整个二战期间“国运”的转折点。
只要稳固住与苏联的“互补侵犯条约”,希特勒实际上还可以干很多事。
如果我们复盘一下的话,德国的最优方案是联合苏联,彻底拿下英国以及北非、中东等地。
这样美国再强,也绝无回天之力了。
至于说苏联的要价,斯大林可以漫天开,希特勒照给就是。
站在四十年代初德国的角度,没有十足的把握,是决不可与苏联轻易翻脸的。
一旦与苏联开战,美英就成了那股可以鼎定乾坤的“第三方力量”。
很庆幸,希特勒身上带着一股画家的文艺范。
文艺青年嘛,有时会不按套路出牌的。
《克里姆林宫》一篇番外中提到的“A象限国家”与“C象限国家”的正面PK,最终没有在蓝星上上演。
国会议事堂前的铃木内阁成员,年6月9日。图中人物失落的神情,反映了当时日本的日薄西山。
德国虽然败了,但就整个战争中的表现来说,战略上是非常清晰的。
先打哪个,再打哪个。
日本就不同了,作为“东瀛神经刀”,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是战略上最模糊的国家。
诸如“无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些词,都可以用到它的头上。
之所以造成这种战略上的混乱局面,与三四十年代日本政局的动荡有很大关系。
从年全面侵华到年战败,八年间日本一共换了九届政府。
其中拍板侵华的罪魁祸首近卫文麿前前后后干了三届,所以这九届政府一共是七任首相。
平均一年换一个人。
年4月7日,65岁的小矶国昭下台,77岁的铃木贯太郎上任。
铃木贯太郎成名于半个世纪前的甲午战争,当时他担任水雷艇艇长。
从某种意思上说,铃木贯太郎的一生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壮大和灭亡。
铃木贯太郎上任的当天,日本海军的最后象征“大和号”战列舰沉没。
这一届内阁的历史使命,已经变成了如何顺利的完成投降工作。
年的冲绳儿童
6月30日,日本外务大臣东乡茂德电令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指示他与苏联建立“牢固和持久的友好关系”。
佐藤决定先与苏联代表讨论有关满洲地位的处理问题,并且愿意对任何“苏联提出的事情”进行讨论。
在日本人的幻想中,当年希特勒突袭苏联、斯大林朝不保夕之时,日本遵守条约没有对苏联发动进攻。
如今日本到了投降的最后时刻,东乡茂德希望借苏联的渠道和同盟国进行谈判。
日本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早在几个月前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就已经达成“平分世界”的大协议。
日本不过只是雅尔塔协议的筹码之一罢了。
任人宰割。
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三天,盟军听到日本东京电台广播员说“几乎所有活的东西,包括人类和动物都被烧死”
广岛是美军在8月6日第一次原子弹轰炸任务的主要目标,替代目标则是小仓和长崎。
美军B-29轰炸机从天宁岛北田空军基地起飞,在飞行约6小时后到达广岛上空。
大约在美军投掷原子弹一个小时之前,日本的早期预警雷达侦测到一些美国飞机接近日本南部。
许多城市发布空袭警报,包括广岛。
在接近早上8点的时候,广岛的雷达操作员决定解除空袭警报,认为接近广岛的飞机并不多,可能不会超过三架。
为了节省燃料及飞机,日本当时已经决定不拦截小飞机编队。
上午8时15分,美军轰炸机投下原子弹,目标是广岛中央太田川上的T字型大桥相生桥。
原子弹在进行43秒的平抛运动后爆炸。
苏军与美军水手于阿拉斯加共庆对日战争的胜利
进攻东北的苏联红军其实早就集结完毕。
迟迟不出兵是因为斯大林打算在出兵东北问题上再好好讹美国一把,讨个好价钱。
广岛原子弹的爆炸使苏联人慌了手脚。
万一日本扛不住直接投降,苏联就失去了出兵东北和朝鲜的正当理由。
于是在投弹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年8月8日,万苏军同时自北、东、西三个方向对满洲发动进攻。
由于苏方递交宣战书后即切断了日本大使馆的通讯,日本大使没能将消息传回国内。
史称“技巧性的不宣而战”。
昭和天皇,~
日本标准时间8月15日中午12点,昭和天皇透过录音发表《终战诏书》。
这也是日本天皇首次直接向日本民众讲话。
早在四天前的8月11日,南京日军总部即收到了东京大本营核心内容为“即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密电。
震惊之余的冈村宁次上奏天皇,要求拒绝公告,继续进行抵抗作战。
当时Z国派遣军的兵力还基本完整,甚至就在半年前,日军还曾在打通东南亚战略通道的作战行动中横扫国军。
8月15日,昭和天皇表示已经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得知消息后,冈村表示“承诏必谨”,严格地命令下级官员和士兵遵从投降的命令。
当天11时过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两千余名日军官兵,按平时遥拜天皇的队形在南京市鼓楼广场东面集合,聆听天皇亲自播讲的投降诏书。
第二天,蒋介石致电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
“急:南京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将军电:
一、日军政府已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该指挥官即通令所属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派代表至玉山(浙江玉山机场)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之命令。
三、军事行动停止后,日军可暂保有其武装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其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之命令。
四、所有飞机及船舰应停留在现地点,但长江内之船舰应集中在宜昌、沙市。
五、不得破坏任何设备及物资。
六、以上各项命令之执行,该指挥官及所属官员,均应负个人之责任,并迅速答复为要。”
8月17日下午,蒋介石接获冈村宁次之覆电如下:
“中国战区最G统帅蒋中正阁下: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赐电敬悉,今派今井副总参谋长,桥岛参谋二人,率同随员三人,准于本月十八日乘机飞至杭州等候尊命,再起飞玉山,敝处使用双引擎发动机一架,并无特殊标识,并请咨照玉山飞机场派员接见,仰赖照料为感。
驻H日军最G指挥官冈村宁次印”
很多年后,当一些日本史学家去研究二战史时,常常会给出“积极的评价”。
在美苏全面对抗、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形势下,美国方面单独对日媾和,通过了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
还了日本自由身。
原本年的《波茨坦公告》中明确提出:
“对于战犯,包括虐待我们俘虏的人在内,将处以严厉之法律裁判。”
然而到了年,随着冷战的日趋激烈,美国转而拉拢扶持日本。
在战犯问题上非常宽容。
远东军事法庭所列的70名日本甲级战犯中,实际受审的仅28人,其余全部释放。
受审的这28人中,处以极刑的又只有7人。
至于说乙级、丙级战犯,则大量被免于起诉。
曾经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极端法西斯分子石原莞尔在军事法庭上狂妄的叫嚣:
“我是战争罪犯,请军事法庭把我当作战犯对待。”
真是对远东审批的莫大讽刺。
这张麦克阿瑟双手叉腰与天皇的合影,成为当时美日关系的生动写照。
除了从制度上尽可能维护日本外,这一时期的美国还给予日本大量的援助。
战败后日本人惊喜的发现,以前昭和男儿们拼死拼活打仗都得不到的东西,现在竟然轻易间就获得了。
以前日本想扫荡东南亚、打通马六甲海峡,现在美国人随便你用。
以前日本想拓宽出口货物,现在美国的订单让你拿到手软。
以前日本想搞点高科技难上加难,现在美国直接给你玩“技术转移”。
……
更深层一点,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积累的世代军功利益集团,也被美国人给“格式化”。
连根拔起。
曾几何时,日本的年轻人要靠“二二六事变”这种极端手段去发泄对阶级固化的不满。
现在军队也解散了,大家干脆到商场上去公平一搏吧。
整个社会春风吹又生。
日本复出的代价无非就是派天皇隔三差五去给麦克阿瑟请安,再就是组织规模庞大的“慰安团”……
年后曾有大批美军驻扎在日本。在战后日本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很多日本女人寻求嫁给美国大兵,被称为“战争新娘”。
当我们回顾二战历史的结局时,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
英国在战后除了捞了一个“战胜国”的头衔,其他什么也没有拿到。
殖民地纷纷独立,家产被彻底卖光,丘吉尔堪称史上最大的败家子。
战后没几年,英国的处境甚至还不如早早举白旗投降的法国。
比完了英国,再来对比一下同为战败国的德国。
日本在二战中的损失比德国小很多。
由于希特勒画家的癫狂属性,纳粹在二战中不撞南墙不回头。
一直到柏林战役希特勒自杀后,德国才举白旗投降。
人员伤亡惨重。
日本则不同。
尽管数字这种东西各家统计的有出入,但一般认为日本在包括侵华战争在内的整个二战期间,伤亡不超过三百万人。
包含所有的军队和平民伤亡。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全球日军的总人数高达万。
日本人跪的非常干脆利落,大大出乎盟国方面的预料。
什么“一亿国民总玉碎”,不过是和盟国谈判的筹码罢了,骗骗人用的。
曾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日裔美国人哈里斯。哈里斯年出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美国海军,母亲是日本人。
对于一场具体的战役来说,演化过程往往是“僵持→崩溃”。
僵持阶段尽管打的激烈,但伤亡却是不大的。
崩溃阶段兵败如山倒、任人宰割,才是真正被“吃肉”的时候。
尤其是被廉价的吃肉。
希特勒扫荡波兰、法国、西欧,德军的伤亡都微乎其微,国内更是毫发无损。
与斯大林大战三百回合,死的也多是苏联人。
年时德军与苏军的伤亡比是1:5,之后一路缓慢增长至年的1:1.
德国的大规模人员伤亡,是在年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本土之后。
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在盟军即将登陆、荡平东京前夕选择无条件投降,比希特勒要高明很多。
战前日本的地位远不如纳粹德国,只能算是希特勒的一个小跟班。
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速度以及体量,都稳压了德国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