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种类 >> 年少不懂范蠡,读懂已是中年人知行路上道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题记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在那个百家争鸣得乱世,一道道枭雄的背影,撑起了多少人,时的意气风发。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些个帝王之姿,是我们一直到现在的憧憬。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百般阻挠。不经历千锤百炼,如何能成为最利的人,即便金缕披衣,可我们能改变得了的,只有未来。过去已成历史,我们无能为力。
帝王,亦不例外!
范蠡投赵
范蠡,字少伯,本是楚国宛地三户人。自幼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饱腹,但饶是如此,范蠡对知识的渴望却仍如痴如狂。
任何的苦痛所能绊倒的都不过是无能的懦夫,它们在真正自律且强大的人脚下,就是一块块的垫脚石、敲门砖。当暴风雨来临之后,总会有彩虹出现,而我们的人生也会如范蠡一样,终会春暖花开。
因为范蠡的不懈努力,学富五车,博知多才成了他的另一称号。可在春秋那个更看重出身的年代而言,一个贫民的身份足以扼杀掉范蠡的全部翅膀。
当无力起飞的鲲鹏,遇到遍体鳞伤的秃鹫,同样颓败却不甘的心情,迅速在两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此人便是楚国宛令,名文种。在鲁昭公二十五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范蠡得到了一个小小的职位,在宛令的手下干杂活。正是这次的机会,让文种发现了范蠡这颗蒙尘的宝珠,惺惺相惜。
奈何楚国当时政治黑暗,在位的楚灵王乃是弑父即位,后来上位的楚平王更是灭兄逼弟。这种伦理道德的丧失让范蠡和文种感到绝望。
日日把酒浇愁,一日弯月弦下,他们喝的酩酊大醉,一起相约离开母国楚,改投他国。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另投他门,若选择不当,只怕是从虎口跳到狼爪,到头来只不过是被谁吃的问题罢了。当真如此,何必客死异乡了。一时间,耳畔之间,唯有风声呼啸而过。
酒醒后,离开的念头却越发强烈,不闯上一闯,愧对年少。于是,在他们认真且严肃的分析和对比之后,认为吴越必将再出霸主,后来历史的齿轮转动,向我们证明了他们眼光之毒辣,春秋时代的尾巴,五霸中的最后两位,一为吴王阖闾,一为越王勾践。
鲁哀公二年,两人相约赴吴,但吴在当时,文有伍子胥,武有孙武,范蠡知道他们二人若想再创成就难如登天,留于此地,不过蹉跎岁月而己。
随后又同文种一同前往了当时尚还弱小的越国,越王礼贤下士,也正是在越国,范蠡才算正式拉开了属于自己的从政生涯。
悔不当初
鲁定公十四年,越国境内,勾践即位称王,形势尚不稳固,吴王阖闾欲乘机攻越。却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死前,曾告诉其子夫差:必毋亡越!历史中,我们将之称为檇李大捷。
公元前四九四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遵亡父之志,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当即表示要先发制人,欲在创檇李大捷,振越国之威,顺道杀上一杀吴国的傲气。
就在这时,范蠡却心存大观,大道,透过勾践贪婪的目光,他已经料想到了结局。不顾众人规劝,执意于堂上力谏勾践,认为此战师出无名,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越,而在吴,若贸然进攻,只恐不妙。
可勾践却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勾践此人是有着些个反骨长在身上的,你说往东,他却偏要向西,在加上范蠡此不是越国人,难保没有别的心思,勾践从心底而言,对范蠡的信任仍存有保留。
果然不出范蠡所料,越国在会稽山之役时,一败涂地。只因未听范蠡之言,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就是越国都不一定能保全,可谓是大祸临头。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犯各种错误,有些可以弥补,却也让我们有了教训。不过卧薪尝胆,不得不说,勾践的这个教训,吃起来就有点痛,有点苦了。
勾践本欲学纣王自了性命,却终是,勾践没有那股子的决然之气,范蠡也不似申公豹般的奸臣小人。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俗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成功之人,或许都会多多少少的沾上点自大的影子吧。
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那时的吴王或是心软,或是自负,没听信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当年,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后两年,越王勾践即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本是要带上文种同行。却被范蠡半跪拦下,范蠡很清楚自己和文种的实力,也明白文种精于内政抚民,可邦外立断之事,却远远不及自己。
所以范蠡自愿随勾践同行,在此两年内,吴王夫差曾多次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来,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识时务者方为俊杰,奈何范蠡铤石心肠,不为所动。
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这是一场戏,一场专为夫差演的苦肉计,一套专为夫差准备的台同。这场戏很成功,因为吴王夫差动了恻隐之心,当你对敌人心软时,下地狱这事,就已经是注定的了。
同时,这也是范蠡的真情流露,烈女不嫁二夫,忠臣又怎可侍贰主。勾践是狂妄,疑心重,不听他人忠言,一意孤行;范蠡也是一弃楚,再弃吴的辗转之徒;可知遇之恩不得不报,走?那也得等到扶勾践为王后再走。
后来,这一切,范蠡都做到了。
助越灭吴
鲁哀公五年,勾践、范蠡君臣才得以返吴归越,有朝一日虎归山,必要血染半边天,可惜夫差不懂,子胥无力阻拦。
鲁哀公九年,勾践又欲起兵伐吴,范蠡以实力不足为由加以劝阻,这一次,勾践忍了。
鲁哀公十一年,吴再次伐齐,占于艾陵,越王君臣朝见吴王,君臣皆有贿赂,进一步麻痹吴人,也是这一场朝拜,夫差竟杀了自己最后的屏障——伍子胥。
鲁哀公十三年,吴、晋黄池之会,勾践乘机攻吴,直捣黄龙,灭太子,杀吴人,当年之辱,今日总算讨回了些利息。
鲁哀公十六年至二十年,勾践未放松过一丝一毫,就像是一头饿狼,一旦扑到了猎物的背上,顺势咬住咽喉,那无论是什么样的巅扑,都只是无能为力,自取灭亡。
鲁哀公二十二年,年底,越灭吴,夫差自杀。
其实,最后勾践本不想杀夫差,毕竟夫差也未曾杀过自己,可只有范蠡看得透彻,想得清楚,当年伍子胥的说法,到了现在依旧适用。
夫差想到自己的手中有着那么多忠臣义士的鲜血,悔不当初,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长风破浪的勇气,掩面自尽,是夫差留给自己的最后一丝尊严。
范蠡早就知道,勾践此人,志得意满之际,别人都是累赘,只有失意挫败之时,他人才是后盾。
在我们的眼中,勾践是隐忍而坚韧的,但在范蠡的眼里,勾践是可怕而恐怖的。一国之君,为达目的可以如此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去尝夫差的大便,城府之深,让人后怕。
范蠡也明白,这个自负的越王勾践,怎么会容许有人知道自己曾经屈辱卑微的一面,或者换种说法,有谁能在见识过勾践最狼狈的模样后,还可以颐养天年。
待到勾践得势之际,便是兔死狗烹之时。鲁哀公二十七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即泛舟五湖。范蠡头脑灵活,既不从政,那便经商,即使如此,名声也极盛,被后世称之为经商之神,又称之为陶朱公。
只是范蠡也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故在三次经商致富后,又不假思索地三次散尽家财,只求余生安康。楚惠王四十一年,范蠡卒,时年八十八岁,年少不懂范蠡,读懂已是中年人,洞悉其人性,方可达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