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淘宝,帝国失控

发布时间:2023/2/17 17:04:10   

至少2年前了,一家互联网巨头的联合创始人发了条朋友圈,拼多多和淘宝(包括淘宝、天猫、淘特的阿里网上零售业务),五年以后谁更大?这激起了相当多人的针锋相对的讨论,在我能看到的50个回答里面,3票中立,淘宝25票,拼多多居然也有22票。

我当时投给淘宝一票,毕竟年拼多多的体量还不到淘宝的1/6,一般来说,在同一个赛道,只要老大痛下决心,不惜血本打压,老二是翻不了身的,印象中最惨烈的战争,是华为封杀港湾。

早年,李一男从华为出走,创立港湾,发展迅猛,走到了将要融一大笔钱,然后上市的门槛,这点燃了华为人的创业激情。风险投资像秃鹫一样挤在华为门口做动员,有人喊出“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肮脏的”,想要“顺走”技术内核出去创业,一时人心惶惶,这逼迫任正非下死命令,成立了“打港办”,一定要阻击港湾,掐灭这股四处冒烟的“邪火”。

华为搞“宁肯自损,也要杀敌”的极端方式,就算亏损,甚至白给,也一定要劫走港湾的单子,不仅打掉他的利润,更打掉他的现金流。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也不敢再下注港湾,就算扔进再多钱,在华为这种“不要命”的打法面前也冒不了泡,结果就是港湾上不了市,卖给华为,李一男又回去上班了。

不过今天来反思,华为跟港湾,淘宝跟拼多多,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完全不一样。

比如,港湾和华为当年都没有上市,因为港湾没上市,所以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因为华为没上市,所以没有资本市场的压力,可以不惜血本放手一搏。而年的淘宝和拼多多都已经上市,所以拼多多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而淘宝受到资本市场的牵制,一打仗,股价掉,军心乱。

这只是淘宝无法遏制拼多多的表面原因。近来几年,无论天时、地利、人和,几方面都在同时动摇淘宝的根基,短短20多年互联网历史,已经上演太多次“随时代而来,随时代而去”,曾经的三大门户,曾经的国美苏宁,曾经的百度,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看第一个数据,大淘宝总交易额的增长在年跌到个位数,考虑到阿里公布的数据口径从年开始有变化,实际增长也许更低,而对手依然高速增长。抖音还没上市,两家短视频平台的数据没在这里呈现,但可以确定,他们比拼多多更猛。

第二个数据是淘宝的收入,最近季度同比跌掉了10%,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之前连续三个季度基本无增长。

第三个数据,淘宝的人均消费额从年开始只能微弱增长,年可能已经下跌,由于阿里公布的数据口径变化,不能直接得出这个数据,但根据谨慎的推算,我们仍然认为这个数据是下降的,而拼多多依然猛增。

显然淘宝正在被蚕食,而这只是结束的开始,原因很简单,淘宝已经没有护城河,无险可守,对手只会长驱直入。而淘宝是阿里的现金牛,也是利润来源,其他新业务正嗷嗷待哺,无一不处于激烈的红海,这大概就是阿里CEO张勇喊出“寻找朝阳产业”的背景。

1徒弟打师父

“淘宝”是一个很精彩的名字,也一度成了中国人网购的代名词,被江湖上称为“帝国”,意思是,在网购这片疆域,“普天之下,莫非我土”。而这个帝国的护城河,就是在PC互联网时代积累下来的中国最大的买家以及卖家群体,当卖家越多,买家就越多,买家越多,卖家就越多,形成正向循环,越滚越大,这是规模效应。

如果想要撕裂淘宝,那必须抓住买家的需求,搞定卖家的供给,这两件事必须同步,才可能撮合二者,这是一个难度极高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两家老对手身上理解这个事情。

京东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提供了淘宝没有提供的东西,快速的物流,以及真正的发票,利用这个硬邦邦的附加值,一点一点的撬动了敏感用户。但正因为物流仓储的搭建费钱费时费力,所以商品数不能快速扩张,也训练不出操盘海量商品的能力,因此不能撼动淘宝。

另一个是曾经做电商的腾讯,腾讯拥有所有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但一直没能够把海量商品有效率的搬进来满足用户,当一个人第一次看到广告而试着在腾讯购物,搜索以后发现选择很少,价格一般,就失去了再次尝试的热情。腾讯没能提供新的价值,只有新的价值才可能转移用户的习惯。

拼多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在手机里,淘宝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5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