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海洋中鱼类数量数之不尽,为什么很少看到死

发布时间:2024/10/6 14:29:41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鱼类是数量这种类最多的脊椎动物,目前已知的鱼种类就有3.2万种,其中有70%左右也就是2.2万种生活在海洋中。鱼类如此庞大的数量和种类,自然死亡的鱼肯定也不在少数。但是,我们在海面上很少见到死去的鱼,那么,它们到底去了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海鱼的寿命在开始我们就说过,鱼类总计有超过3.2万种种类,而不同的鱼的寿命也不尽相同,从整体上看,淡水鱼的平均寿命要比海鱼长(忽略被吃这个不可控的因素,最长寿的鱼都是淡水鱼,比如可以长命百岁的欧鳇以及可以活过岁的狗鱼都是淡水鱼),而且从栖息环境看,冷水鱼要比温热带鱼要长寿(狗鱼就是北半球寒带淡水水域中的鱼类)。在海鱼中,寿命的长短与体型也有一定的关系,体型越大的鱼类,通常寿命越长,比如体长只有5厘米的佛泽瑞尾鳉鱼,它的寿命大约只有6个月左右,而最大的鱼鲸鲨,它的体长可达20米,寿命可达岁。当然,这个只是从整体而言,并不绝对。美丽但“短命”的佛泽瑞尾鳉鱼从整体上看,海鱼的寿命区间大都在2年-40年之间,其中占比较大的是5-20年这个区间的,大约占所有海鱼的60%左右。由此可见,海鱼的自然寿命并不算很短,它们在原生环境中,如果不被吃的话,活个三五年是常态。但是,任何的动物都会意外死亡,相对来说,数量越大,意外死亡率越高,即便是排除掉被吃,还有生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死去的海鱼呢?死去的海鱼都去了哪?在陆地上的生态系统中,负责清理动物尸体的生物统称为“分解者”,当然分解者并不单指一种动物,而是泛指那些食腐习性的生物。在所有的分解者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细菌和真菌了,它们总是大量地出现在动植物的尸体上,将尸体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无机物再被植物吸收,产生有机物,如此循环的利用。细菌和真菌能够加速尸体的腐败,这其实就是分解的过程。除了细菌和真菌外,各种各样的蠕虫、秃鹫、斑鬣狗等等,这些主要或者会以腐肉为食的动物也是分解者,它们与细菌和真菌共同分解了陆地上生物的尸体,而且有了它们的参与,分解会更快。正是有了这些生物的存在,在陆地上我们才很少会看到动物的尸体,比如数量较多的老鼠、麻雀,这些动物的尸体都是我们很少见到的。既然陆地上存在分解者,生物量远大于陆地的海洋中,自然也有许多生物扮演者分解者的角色,而许多死去的海洋生物,包括鱼类,就是被这些生物给分解掉了,所以我们才很少看到海鱼的尸体。那么有哪些海洋生物是分解者呢?第一就是微生物。在海洋微生物中主要的分解者就是海洋细菌了。海洋细菌是海洋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没有之一,它们无处不在,就像是陆地上的细菌一样。尤其是近海区,海洋细菌的密度是最大的,而鱼类死亡后,随波逐流,通常都被海水冲到浅海区,此时的海洋细菌作为主要的“清道夫”,就会在这些死去的鱼类体内疯狂的繁殖、分解,最终将鱼类的尸体消耗殆尽。第二就是海洋动物了。与陆地上一样,海洋中也有许多腐食性的动物,其实说到食腐的海洋动物,就不得不说一下那些死去的海洋生活的另一个归宿了,那就是落入海底。我们以“鲸落”为例。鲸类是海洋中哺乳动物,虽然它们不是鱼类,但是鱼类在死亡之后也有一大部分会沉入海底,形成各种落。而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体分解的过程与鲸落是大相径庭的。鲸鱼在死后会先经历一段时间的海面漂流,随着细菌的分解,鲸体内的脂肪会分解,从而使鲸鱼缓慢地沉入海底(动物脂肪的密度小于海水密度)。在下降的过程中,海洋中凶猛的鲨鱼、擅长“打洞”的盲鳗以及一些甲壳类动物会率先对鲸鱼的尸体展开分食,随着深度的下降,一些深层的鱼类以及海洋生物会再次啃食这些残骸,这些动物会将鲸鱼分食约80-90%。剩下的骨骼会被海洋无脊椎动物和五毛动物作为栖息之所占据,落入海底之后,海底的微生物就会将骨骼中仅剩的营养物质吸收。此时,鲸落完成。一些鱼类同样也是如此,它们体型小的就被浅层的鱼类吃掉了,体型大一些的也会在下落的过程中被海洋生物慢慢的分解。总结鱼类是海洋中数量最多的脊椎动物,正是因为数量多,所以每天都有许多鱼类因为种种原因死亡,但是我们很少看到死去的海鱼,是因为海洋中同样有大量的分解者存在,它们会迅速地分解掉这些鱼类的尸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9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