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手段的进步,现代人们的知识储备普遍增加,许多以前搞不懂的问题现在也能通过各种方法去进行了解和学习。以前我搞不懂这么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自然界千奇百怪的动物这么多呢?第二个是为什么猫咪和狗狗会从单一的北非斑猫和灰狼被驯化繁育出这么多的品种呢?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跟我有着相同的疑惑。不懂就要问,我之前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也询问了研究动物学和生态学的几位学者朋友,算是搞清楚了这几个问题。今儿咱们就聊聊关于动物界和宠物界的事儿,具体来说就是自然选择和人类对动物进行定向选育的事。先说说自然选择,这是动物从远古时期演化到现在的过程,八个字就能概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环境和生存处境在不断变化,动物们想继续生存和繁衍下去,只能往适应新环境和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化。举个例子,兀鹫(俗称秃鹫)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秃脑袋和秃长脖子。它们当初为了提高生存率选择了食腐,大部分动物不吃的腐肉它们吃。最早兀鹫的祖先也是正常有头发的脑袋,但由于它们经常把头伸进腐烂动物的胸腹腔中进食内脏,就会有很多变质的腐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蹭在头顶和颈部,这些部位它们的喙清理不到,就会感染病菌、溃烂发炎从而死亡。而有些兀鹫天生头部没毛,但是却因此活了下来,将秃头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这样很久之后就成为了物种固定的遗传性状,全部都是秃头了。狐狸是狗狗同科的亲戚,有许多种类,长相大同小异,各有些细节不同。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北极狐,它们的耳朵很小,比常见的赤狐小了很多,就算它们夏季不是纯白色,也能通过耳朵一眼辨认出它的物种。而生活在沙漠干旱地区的耳廓狐,它们体型瘦小,却有一双极大的耳朵,很有辨识度。这是因为沙漠地区非常炎热干燥,耳朵大可以有效散热,而且耳廓狐的食物是沙漠里的小型节肢动物和爬行动物,耳朵大也能更好听清这些小动物的动向。同理,一开始耳廓狐可能也是正常耳朵的,但是天生耳朵大的个体更适应沙漠生活,于是渐渐取代了小耳朵的个体。还有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它是熊科的动物,前爪有五根趾头,并且像其他熊那样是并排五趾,不是像我们一样呈可以对握的1-4状态。但是我们经常看到大熊猫单手抓着竹笋和竹竿啃,而且抓得很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冰河时期前大熊猫就钻进了山林中进食很少有动物吃的竹子,躲过了许多次气温极端变化生存到如今。由于并排五趾无法抓握竹子,所以始熊猫中有腕骨突出变异的个体适应了环境,并且逐渐特化这一性状。现在大熊猫的腕骨突出,外部还有厚厚爪垫,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六指”,可以跟其他五根趾头形成对握,所以才可以单手稳抓物体。其他食腐动物也有秃头的,其他沙漠动物也有大耳朵的,这些都是不同物种的趋同演化,也是各自适应环境的方式。这是没有人类干预下的自然选择,它的特点就是缓慢。跟自然选择相对的是人工选择,也就是我们说的定向选育,它是由人类参与的选择性繁育,特点就是快,而且可以根据人类不同需求来进行不同的选择。猫咪和狗狗是被人工选择方向最多的几种动物之二,最初它们都是野生的斑猫和灰狼,但是被数千年前的古人们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了选育,才有了现在这么多的猫咪和狗狗品种。人工定向选育也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有偶然变异的个体,然后再根据个体的变异性状进行繁殖,有时为了能更快巩固性状形成稳定基因,还会让它与父本或母本进行回交,然后再将二代、三代个体重复上面的过程。举例:柯基最早也是偶然出现短腿的个体,人类将这一个体进行普通繁殖和回交繁殖,有短腿特征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多,最终成为能够稳定遗传下去的基因,柯基也就出现了。并不是只有现代人会对动物进行定向选育,狗狗和猫咪,还有金鱼锦鲤观赏鸟,乃至牛羊猪鸡鸭鹅等农场动物,也都被人类驯化和选育了成千上万年,现在农场动物和宠物有这么多种,大都来源于古人的智慧。人工选育跟自然选择还有个不同之处,就是人为参与的选育以快为特点,所以会有些难以避免的基因问题,比如吉娃娃的囟门不闭合,折耳猫的折耳性状跟软骨病基因在同一片段上,猫咪重点色的基因是酪氨酸酶突变引起的等等。而自然选择是动物缓慢适应环境的过程,就很少会有这样的问题,有问题的都被残酷的自然界淘汰掉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