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形状 >> 这张照片曾引起世界轰动,摄影师1年后突然
摄影,是人类创造最伟大的技术之一。它把日常中转瞬即逝的平凡画面,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并将这段记忆永远封存,定格在机器与胶卷中。多年来,摄影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速向高速发展,画面与像素飞速革新。在摄影师的塑造下,每幅作品都拥有它独特的创意与无与伦比的背景。为了记录世界上鲜为人知的画面、拍出更加触动人灵魂的作品,不少摄影师面向黑暗,走上了一条艰辛的道路。这并不完全是为了自身名誉,也有自己心中的那份正义。但揭示黑暗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当舆论的子弹一发发射出时,即便是最强大的“巨人”,往往也将倒在冰冷的血泊中。年,摄影师凯文.卡特凭借一张照片荣获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满载荣誉。但照片却并没有让他走上人生巅峰,反而被舆论拉入了无尽的深渊之中。
《饥饿的苏丹》
年,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张照片,当期报刊一经发行,就在世界引发巨大轰动。只见这张照片中,一个因营养不良,瘦到皮包骨的非洲小女孩,正因为饥渴,无助地蜷缩在地。在这片干旱而荒芜的土地上,背后的秃鹫正气定神闲地望着她。它似乎也不愿多费力气,只等小家伙完全耗尽体力,以大快朵颐。画面是如此震撼人心,给人以无限的联想。悲天悯人者感叹“她”的不幸。愤怒者质疑他见死不救。很快,对摄影师的声讨铺天盖地,自诩正义的人们从人性谈到摄影师的职业素养,而无良媒体和节目更对此带起了节奏:“你看这自私的、不关心民众的媒体和记者,踩在小女孩的尸体上得了普利策奖。”在铺天盖地的舆论与生活重重压力下,摄影师凯文在拿到普利策新闻奖不久后,于年“畏罪”自杀。
闻听他的死讯,人们纷纷拍手称快。然而就在事件不断发酵之际,剧情又发生了惊人的翻转,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与联合国救援组织纷纷为凯文正名发声。自此,关于凯文的种种情况才首次为人所知,但道歉来的太晚,凯文已被逼死。他的一生都是充满正义感、为真相发声的一生,最终竟落得这般结局,让人感到无比唏嘘。
充满正义感的凯文.卡特
年,凯文随父母移民南非,并在“黄金之城”约翰内斯堡郊区出生。但想象中的发财梦并没有实现,留给凯文的是一个糟糕的童年。原因无他,自小以来,凯文看到的是各种欺凌,与严格执行的种族隔离制度。当时,南非官方将不同种族人群分割,令各种族无法同时使用公共服务及活动空间。来自欧洲的白人总是因为血统及身份优势,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其他族群肤色的人却往往会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凯文虽是白人,在当时的政策下,理应比黑人“优越”。但他却并不喜欢这种制度,甚至极度反感。
走上战地记者生涯
16岁时,凯文从天主教学校毕业研究药学,因为没有这方面天赋,他被学校劝退。此后,他曾进入南非国防军服役,但在这里,他却发现了更为严重的种族歧视。为了援助黑人,他不惜与其他白人士兵发生冲突,这也让他此后时常遭到白人士兵的无端挑衅与攻击。离开军队后,他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大好前程。为了记录黑暗,同时唤醒人们对阴暗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