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形状 >>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鱼群,被河马拉的屎生生憋
前言
自然界有许多奇特物种繁衍、生存,关于它们的生活也有不少纪录和报道。各种纪录片上总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生物,而生活在非洲的河马也是经常出现。
但有一点可能许多人不太熟悉,那便是河马聚集地往往是没有鱼群的,或者说鱼群消失掉了。对河马的深入了解和探究,研究学者发现在河马池的鱼群往往会迅速大批量的死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罪魁祸首是河马的粪便。
非猪非马
说起河马很多人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在非洲群居的河马们,张着大嘴在水里玩乐打闹,动作迟缓,憨态可掬的样貌和巨大的身躯也让人感到一丝滑稽。这些都是很多先入为主的印象,实际上河马远比一般人要危险得多。
河马这个名字最初是希腊人给予的称呼,希腊语意为“河中之马”,河马在非洲几乎所有的河流流域都有过足迹,包括在埃及流域附近,而埃及人把河马形容为巨型的猪。
河马是半水生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尽管身体很像猪,实际上河马最接近的亲戚是鲸目,也就是和海豚、鲸鱼这一类的哺乳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河马于万年前作为一个独立分支演化了出来,成为了偶蹄目河马属。河马的起源至今仍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河马科是在非洲进行演化和生存,非洲众多的河流流域与草原能够让河马进行生存繁衍。
作为半水生动物,河马并不擅长游泳,水更多的是作为河马的重要生存环境。河马身体几乎无毛,也没有汗腺,自然也没有排汗这一说法,为了应对炎热的天气,河马自身进化出了专属于自己的“河马汗”。这种类似汗液的液体呈粉红色,能够抵御太阳的暴晒之外还有抗菌的作用,以此保护河马的皮肤。
不过这种效果并不会持续太久,水池是河马主要的降温方式,只要有合适的水源和环境,河马一般会选择呆在水里来避免皮肤受损,同时众多的河马在水池里聚集形成河马群。
水上巨无霸
河马虽然身躯肥大,但实际上一点也不笨拙,陆地上河马看起来动作迟缓,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0公里,它也是陆地上拥有能够张开最大的一张大嘴,双颚撑开能够达到度,上下颚的獠牙足足有30厘米长,而且有用公斤的惊人咬合力。同样是水中恶霸的鳄鱼在河马面前也不敢放肆,成年河马可以很轻松地咬断鳄鱼。
河马并不会因为庞大而又充满力量的身躯选择独居,相反河马都是群居生活。一般来讲,河马族群每群约有40只,雄性河马是族群的主要头领,一般控制着水流流域米左右的活动,其他族群的雄性河马经过同意便能在附近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社会性动物,河马不具备社会性动物的结构组成。
为了维持必要的活动和生存,河马的食量也大的惊人,如果食物匮乏便会寻找周围的农作物来进食。河马平常没有狮子、鳄鱼那么凶险,但河马的领地意识非常强烈,而且极其敏感,每年也会因为河马和人的领地冲突发生多起河马伤人事故和惨案,伤亡率远高于狮子和鳄鱼。
马拉河的奇怪案件
非洲动物与生态环境向来都是动物学家科研的对象,在非洲东部的马拉河,河流的下流流域时常会有大量堆积的鱼群尸体。
马拉河是非洲东部的重要河流,流域面积广,流经坦桑尼亚和肯雅到达维多利亚湖,全长公里。马拉河在雨季形成的急流会阻碍捕食性动物渡河觅食,形成一种生态平衡。鱼群大量的死亡和尸体的堆积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鱼群腐败后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食腐动物如鬣狗、秃鹫、鳄鱼这些,最初科研队伍认为是当地的农业使用的农药导致的,但后来发现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而且跟农药几乎没有任何关联,研究学者们查探了很久都没有证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量的鱼群死亡。
但最近几年的发现让人开始担忧起来,由于下游流域的鱼群尸体大量堆积会吸引非常的多的食腐生物,这使得下游的生态受到影响,非洲的罗非鱼数量也骤减了40%。解决问题的关键可能还得从马拉河的生态圈开始着手。
河马粪便
这让研究人员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上游的河马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纪录,河马的食量惊人,每天在马拉河的河马一天要消耗数百斤水草,随之而来的是巨量的排便。河马群的大量进食和大量排泄导致了上河流域支流难以疏通而淤堵,水体也会开始富营养化,水中的氧气便会快速消耗,遇上旱季就会变得难以行进,死水一潭。
每当雨季来临时,雨水便会冲刷带走这些粪便形成“冲刷流”。首先河马堆积起来的粪便会被带入下流,下流汇入的粪便会消耗河流中大量的氧气,影响河流里的细菌和水草。过于营养化的水质导致水草快速生长;粪便里的细菌同时催生出大量的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当冲刷流带走这些粪便堆积的淤泥时,同时也带走了这些有害气体,并迅速消耗下流流域的氧气量,从而导致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鱼群,因为缺氧而被河马拉的屎生生憋死,竟如此恐怖。
受灾的不止还有鱼类,一些居住在河马池附近的居民也受到过影响,河流附近的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也有鱼类,其中就包括罗非鱼,同时这也是这些个体户的产业。
奇特的交流方式
河马虽然排泄量惊人,但河马排泄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去过动物园近距离看过河马的人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河马的排便方式很特别,与其说是排,不如说是甩的。河马的尾巴只有30厘米左右,排便时会快速甩动尾巴,把粪便甩得到处都是,十分滑稽搞笑。
动物的行为大多数是天生的,但也有其一定的意义。前面已经说到河马的领地意识非常强烈,对于标注领地的行为,河马便是用的这种方式。上岸后的河马便没有了水里那样的和气,所到之处几乎都会尽可能地进行“甩便”行为,雄性河马生性好斗,岸上也会经常出现两头雄性河马为了领地大打出手的样子。
不仅如此,河马甩便的行为也有助于交配活动。河马表面上群居,但并不属于社会性动物,到了交配季节,能够甩便更远的雄性河马能够得到雌性河马更多的青睐。对于河马来说,甩便也是一种力量展示,有时候雄性河马之间的争斗并不一定是非常暴力的武斗,通过甩便也能够证明哪一方河马更有实力。
河马粪便的利弊争议
河马不仅能吃还能拉,对河流造成了严重污染,危害了鱼群。但随着研究的进展和发现,河马种群不完全是自然的消耗者。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植物生态学家麦考利团队对河马所在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建立观测基地,用相机来纪录河马的活动,同时对周围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被河马经常吃过的草地,植物会长的更旺盛,由于反复的切割也变得更粗壮,河马也能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很少被河马光顾的草地,植物长势一般,更加矮小。
同时,河马的粪便里丰富氮磷元素也能够使植物快速生长,科研人员还对河流里的鱼类进行了实验,通过喂食带有河马粪便的饲料进行对照。发现鱼的身体里也有对河马体内的氮磷元素对应映射。可以说河马对实验基地建立的生态有着正向引导作用。马拉河流域鱼群的大量死亡和河马粪便堆积确实离不开关系,但为什么是近来才日益凸显出来这种现象很有可能是跟人类活动频繁有关。
科学家们认为早先河马群跟鱼群的关系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但人类活动的影响破坏了当地生态,包括森林的破坏,使得河马的栖息地受到干扰,河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变迁向其他支流。
河马现状
河马作为地球上较为古老的陆地生物,经过了千万年的演化,在非洲很好的生存了下来。对于地球来说,这片土地曾经有许许多多独特的物种,在过去两万年的时间里,南美洲失去了几十种大型草食性的动物,比如箭齿兽、貘、类似河马这样的生物。河马的迁徙和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恢复并重新建立起缺失物种的生态圈。
在河马生存过的地方,植物会长的更旺盛,水草也会长的更好,河马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充足的营养让河马附近的整个生态都在发生改变。河流的鱼群也会因此受益。河马的排便量很大,但研究人员在过往的记录里并没有发现像今天这样的惊人发现,鱼群虽然会受到干扰,但依然会从河马粪便那里得到益处。
由于河马的生存环境受到人类的影响,河马必须寻求新的生存地。哥伦比亚的河马在短短二十几年里从最初的4只发展到了近百只,部分河马已经开始进入到了马格达莱纳河。由于河马的体型和领地意识,当地本土的动物生存状况受到了威胁,像特有的海牛和水獭。
结语
河马的粪便堆积导致鱼群的死亡,影响着与之相连的生态链。但这也不完全是坏事,从另一方面来看,河马带来的丰富营养和活动其实更好的促进了附近的生物发展。营养物质导致的水体营养化在过去会微妙地影响河流的生态平衡。
鱼类虽然会死去,但对于食腐动物来说,死去的鱼群是不可多得的美食。而河马庞大的身躯在每次的迁徙和活动中又会改变湿地结构开辟出新的环境出来,变化的环境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于整个生物圈来说是一种良性循环。
如今河马的生存已经面临着威胁,被收录进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易危物种。在过去的发展中,河马一直和非洲大陆形成着良好的状态。到了今天我们人类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对于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们我们是否给予了它们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