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习性 >> 鸟类智商王智乌鸦,为何会跌落神坛
国外有一篇关于鸟类智商的研究报告,在这项研究报告中,拿到鸟界智商担当的竟然是乌鸦
紧随其后的是秃鼻乌鸦、松鸦、星鸦以及喜鹊,也就是说鸦科下的鸟类组成了鸟类中的“智商天团”。也难怪有乌鸦喝水,乌鸦吃核桃的故事。
虽然乌鸦被认为是最聪明的鸟,但是它的“名声”却不太好,无论在西方文化中,还是东方的文化中,乌鸦都被认为是黑暗、不祥的鸟类。
但是在古代,乌鸦可是神鸟呀?为什么到了近代却成了不祥之鸟呢?
据悉在距今约年前,乌鸦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极高。仰韶文化遗址的出土物中有一个陶瓷容器,上面居然有乌鸦的图案,类似一种“图腾”。一种鸟能够出现在珍贵的陶瓷器具上,显然它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地位有多高
在之后的一些遗址中,还发现一些“金乌负日”图案的器皿,传说当时的人们看见太阳上有黑影,以为是乌鸦,于是认为是乌鸦每天背着太阳东升西落,于是,乌鸦一跃变成了“神鸟”
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这个“高度”一直持续到了宋朝。人们通过不断的观察,发现乌鸦并没有什奇特之处,甚至还经常出现在尸体边上。
宋人薛士隆在《信乌赋》里写道:“南人喜鹊而恶乌,北人喜乌而恶鹊,好恶之不同有若是。”说明在宋朝,人们对乌鸦的态度形成了南北差异。在此之后,喜欢乌鸦的人越来越少,就这样,乌鸦开始慢慢跌落“神坛”,名声逐渐变差。
到了清代,因为传言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危难之时被一群乌鸦所救,以至于当时的执政者对乌鸦爱戴有加,并在紫禁城内设有许多祭台,除了祭祀外,就是给乌鸦们放置一些吃食。
但是,民间依然将乌鸦视为不祥之鸟,民间传说如果附近有乌鸦叫,就说明有人要去世了,随着乌鸦越来越多的与死亡和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乌鸦从受人敬仰的“神鸟”变成了被人嫌弃的“不祥之鸟”。如果你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还会被人们说成是“乌鸦嘴”,可见人们是有多不待见乌鸦。
其实从食性上说,乌鸦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们吃植物果实、种子等,也吃肉类食物,比如昆虫、动物尸体等。在饥荒年代,尸横遍野,无人掩埋,此时的尸体就会被乌鸦、秃鹫等食腐性鸟类吃掉,这原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作为一种叫声单调刺耳、又具食腐性的鸟类,它的“丑化”仿佛来得格外容易,几千年的“美化”几乎是百年内就付之一炬。说到底都是文化和认知惹的祸,无论乌鸦在人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它始终没有变,只是一只比较聪明并且普通的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