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最宏大的商业梦想,如今悄然退场,王健林的电商梦败在哪里?6月9日,据媒体报道,万达旗下电商平台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飞凡”)计划注销,在做最后的债务清算。王健林布局电商的野心早已有之,年万达电商平台的雏形“腾百万”面世,。年,新飞凡注册成立,同期诞生的,还有网络平台飞凡网。出于对万达商业版图的憧憬,创建伊始,电商大佬马化腾和李彦宏就与王健林达成了战略联盟,万达持股70%,腾讯百度各持15%,王思聪也曾出任该公司董事。谁知这个梦幻组合却没能维持多久。年,三方拆伙,百度、腾讯和王健林三个主体全部退股。回头梳理万达梦断电商的原因,总结下来,可能有三条:1.王健林很早就谋求转型,希望将资产的权重“由重转轻”。通过对万达业态的系统调整,广泛试水了电商、金融、影院、旅游、体育、儿童等专业领域,试图由开发商向服务商转变。飞凡无疑是其中的实验品之一。在万达集团年年会上,王健林承认了飞凡失败,他自己总结的原因是,“过去总想着做规模,如果从一开始就只为万达广场、旅游度假区研发,可能早就整出名堂了。”看来商业的多元化转型,豪横如万达都是“即便自宫,未必成功”。2.万达电商在这几年里频繁的更换操盘手,所有掌舵人都遭遇过同一个致命、却难以解决的问题——万达集团其他业态不够支持,甚至不配合。曾经的高管之一韩文保就说,“去拜访各个业态的老大,接待得很好,谈得很投机,但谈完就没了,永远都是这样。”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万达商业帝国中各个业态的格局与利益早已固化,通过电商平台来进行整合,难度不亚于一只雏鹰整合一群秃鹫,而高层显然也并未下足够的决心。3.在原有实体商业巨大的惯性下,万达集团对于电商的定位始终飘逸不定,马化腾在解释与万达的合作时,也将其定位为“不完全是电商,而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将线下实体商业变得更智能”。即便与腾讯百度等电商大佬合作,万达也保持着强势态度,可能正是基于此,王健林在和马云谈合作时,马爸爸态度非常冷淡。线下赋能、人工智能、应用软件……这几年里万达电商忙活的够呛,但最终一事无成。从定位的四大支柱,对整个万达的收入支撑比例看,万达的商业+地产仍然起到顶梁柱的作用,万达文化和万达金融也逐渐稳固,只有万达网科一直是烧钱和挨批的对象。看来,有人有钱有资源都不一定能促成梦想实现,有时一张白纸构画起未来,可能反而更加轻松和高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