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空中的目光

发布时间:2023/7/23 22:59:46   

前言

中国花鸟画早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已形成独立体系,直至宋代形成院体画并达到艺术的高峰。更有写意花鸟画法出现,写意花鸟画到了明清时期笔法已日渐成熟。先后出现徐渭、八大山人等众多大写意的知名画家。写意花鸟的出现更是以物寓人。如同花卉里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一样。鸟禽类里的,乌鸦,喜鹊、鹰为主体以寓,忠,孝,勇猛,大喜等。

这也是花鸟画脱离体裁本身而寓以了人文的情感得以了展现。那么,怎么最能表现人文情感的禽鸟画法呢?首先要画好禽鸟的是以眼传神。大文学家鲁迅曾说过,文学作品要写出人物的性格。首先要描写出他们的眼神。我认为要画好禽鸟神态的喜、怒、哀、乐、急、病......等。也要首先描画好其眼睛。做到“以目传情”才能画出禽鸟的神韵。

从这一思想观点出发和经过多年绘制禽鸟的总结,撰写本文。并列举了历代画家代表之作,总结了工笔写意的笔法,提出(写意之画眼)眼球转动,来表达禽鸟情感的理论。我在早年曾简写此文,并同恩师田世光先生交谈这种想法,得到恩师的赞扬和肯定,恩师并在美院课堂讲了这种理论。转眼间恩师仙逝已二十余年了。为了纪念恩师逝世二十一周年,故重新撰写了此文。用以对师恩的回报。

中国画历代禽鸟眼睛画法演变

唐.五代十国.宋.元.鸟类眼睛画法与特征

中国画.花鸟画形成独立专一的画科,应从唐代有记载出土花鸟四条屏壁画,从晚唐时期开始到五代十国流传下来的作品已经很成熟了,在花鸟画的技法里,已画的很工细了。见图(一)黄荃《写生珍禽图》中鸟类的头部。在此之前花鸟只是人物画的配景。如西汉马王堆中出土的《鳳虬图》。其鳳当时还是以线条形式表现的。

图(一)

注解: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中的鸟眼全黑法。

那么当时鸟类眼睛的画法,基本是用勾填法。瞳孔是全黑的,没有眼白的区分。如《写生珍禽图》之鸟的头部图。

中国花鸟画到了两宋时期,工笔双勾法已经发展到高峰。作者认为中国画的成熟比西洋画文艺复兴早上近千年。两宋时期出现花鸟画专题的大家。如北宋时期的赵佶,李椿,崔白等。其鸟类眼睛画法也略有改变。见图(二)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锦鸡头部,其画法是用工笔点睛。目眶勾细线点睛,浓墨小圆点。用赭墨染出凸古状。

图(二)

注解: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锦鸡头,工笔点睛,所画瞳孔较小,眼眶勾勒无眼角,前粗后细瞳孔位置靠前,这也是宋画的一大特点。

崔白,李迪画的,见图(三)《寒雀》见图(四)《孔雀》见图(五)《鸡雏待饲图》其眼睛的画法又进一步。目眶双勾线,墨圆点正中深浅。李迪画法的基础更工细。把眼睫毛也画出了。

图(三)

注解:宋.崔白《寒雀图》中的一只麻雀头部,其眼部画法几近自然,且留有眼球(似乎)之高光,较五代.黄荃所画鸟的眼睛更接近真实。

图(四)

注解:宋.崔白《孔雀图》的孔雀头部,眼轮廓用粗实线浓墨勾,瞳孔圆而正中,只是非常小的一圆墨点。

图(五)

注解:南宋.李迪《鸡雏待饲图》小鸡画得很工细,眼睫毛也画出了,但原则上没有脱离宋院体画的方法。

《木石图》

写意花鸟画在宋代已经出现,如苏轼《木石图》但没有鸟类写意画法的出现。至元代开始出现半工写的鸟类作品。如图(六)赵孟頫的《竹枝戴胜图》戴胜鸟之头部,图(七)陈琳的《溪凫图》的凫鸟头部。工笔双勾画法王蒙的《锦鸡图》见图(八)具体说明见图。

图(六)

注解:元.赵孟頫《竹枝戴胜图》戴胜鸟之头部,承崔白粗目眶之法。不过用很细的线勾出前后眼角和鼻须,似乎比宋画更形象化。

图(七)

注解:元.陈琳的《溪凫图》的凫鸟头部,系半工写作品,眼眶采用细线双勾,花青墨染深浅小圆点点睛。从画法看,已经把眼球画成球形,是现代工笔高光法的萌芽时期。

图(八)

注解:元.王蒙的《锦鸡图》的锦鸡头部,王蒙所画锦鸡眼之目,用细线双勾,重墨点睛,且准确画出眼角与眼球的关系,这是在国画中唯一的,难能可贵。

到了明.清.时期的花鸟画技法已经有很大变化。出现了大写意,小写意,没骨和工笔双勾等多种画法,鸟类眼睛的画法也变得多种形式。

明代.写意画鸟类眼睛画法与特征

明代.吕纪的《双鹰图》头部见图(九)为半工写画法。见图说明。

图(九)

注解:作者注意到猛禽的眉骨很高,眼部深凹。所以把眼画成半月牙形,点睛紧靠眉骨。

明代.袁尚的《寒鸦图》见图(十)的寒鸦头部,作品为小写意画法。只用重墨画椭圆,单线半勾。点睛在喙根的前方。其画法已经有些夸张用笔了。

图(十)

沈铨的作品《仙鹤》见图(十一),多取北宋皇家院体画法,工致精丽,赋色浓艳,並极勾染之巧。但从本图观之,其鹤的眼部画法浓墨圈目眶,线条粗细反差很大,中间点一小点儿为晴,有别于宋画且含半工写的成份,这在工笔画中很少见之。

图(十一)

注解:眼画法同传统绘画勾线大不同。

明代.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十二)中鸳鸯鸟雄性头部。其鸟眼睛用拟人眼睛手法画似人眼,而无点睛。在历史上画鸟眼睛的,采用这种画法已是独树一帜。体现这对鸳鸯爱意迷离的情景。

图(十二)

明代.阴增的《鹰击天鹅》图天鹅头部,其天鹅眼睛用浓墨重勾,内睛墨中留大空白,用浅绿色润染,描写鹰爪抓在头上疼痛泪流及惊恐之态。见图(十三)。

图(十三)

中国花鸟画到了清代,基本以形成工写二大类。写意之中又有大写小写之分。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中的鸟类眼睛画法极度夸张。当属于八大山人(朱耷),下边仅举五例重点说明。

明末清初.大写意鸟类眼睛画法特征

八大山人画鸟眼睛,全黑简意点睛法。见图(十四)。

图(十四)

注解:大写意鸟类画眼部的特征。

八大山人画鸟眼睛,椭圆重墨半点法。见图(十五)。

图(十五)

注解:大写意鸟类画眼部的特征。

八大山人画鸟眼睛,直线睡意法。见图(十六)。

图(十六)

注解:大写意鸟类画眼部的特征。

八大山人画鸟眼睛,方框直线点睛法。见图(十七)。

图(十七)

注解:大写意鸟类画眼部的特征。

八大山人画鸟眼睛,眶外点睛的孔雀头像。见图(十八)。

图(十八)

注解:大写意鸟类画眼部的特征。

其画法大面积留白,把黑点点在眼眶之上,可谓其法前无古人。

清代.工写意鸟类眼睛画法与特征

清代.边寿民大写意《芦雁图》的大雁头部见图(十九)。眼眶无勾线,空白画成柳叶状。重墨半圆点睛。观其作品如画人之目。白眼球韵染明暗。也许是承陈洪绶人目画法而有发展的吧?

图(十九)

注解:眼部画成柳叶形状,重墨半圆点睛。

小写意画鸟的华嵒。《梅花锦鸡图》的锦鸡头部,见图(二十)。承法宋元无大变化。清代.虚谷写意作品《松鹤图》。中的鹤头部,见图(二十一),虚谷画的鹤眼眶画成棱形,重墨单勾,内大墨点靠前点睛。在写意画中算是独树一帜了。

图(二十)

注解:清.八怪之一华嵒《梅花锦鸡图》半工写画锦鸡点睛法。

图(二十一)

注解:《松鹤图》虚谷画鹤目眶画成棱形,点睛亦浓墨棱形,其墨块很大,上留白较大,下面留白很小,瞳仁与目眶相连。

清.新罗山人散笔画鸟,用半工写或没骨画鸟眼睛法,见图八哥(二十二)。用双勾断线画外眶。浓墨粗点睛。用淡花青墨韵染深浅。其特点,墨点椭圆紧靠眼眶内线留细白高光线。

图(二十二)

注解:双勾断线,勾眼眶,粗点睛,花青墨染深线。

清代.任颐画《端鹤图》仙鹤头部见图(二十三)。显然是写意画鸟眼睛很工细,且留高光首区别于宋元画法。

图(二十三)

注解:所画仙鹤虽然为写意作品,而在画啄和眼晴时却很精细,可以看出作者在绘画创作中认真,严肃的态度。

近现代.写意鸟类眼睛的画法与特征

近现代画鸟的画家很多,基本按写意工笔两类划分。现分别叙述如下。画家潘天寿《小憨图》中鹰眼画法见图(二十四)。用颤抖之笔细勾鸟的眼眶。在前眼角处重墨画方形点睛留三角形空白。其线如书法中之屋漏痕,具古朴现代化的感觉,可见画法之妙。

图(二十四)

注解:现代画家潘天寿《小憨图》中的鹰眼用抖笔勾眼眶,前方点瞳孔,是三角形留白(高光)其线条像书法中的屋漏痕。

画家李苦禅画鹰之头部。见图(二十五)。李苦禅画鹰,似鹰似雕而又像鹫的结合产物。其鹰爪,嘴,眼都用简意几何形画出。其眉骨直角直线连同嘴缝构成方型,眼眶也是接近方形粗线画出,中间靠上点近乎方睛,交角处似留白光。

图(二十五)

注解:现代画家李苦禅画鹰鹰的眼眶画成方形,点睛紧靠近眉线(眼眶上方)

小写意画家王雪涛先生画《鹦鹉图》,鹦鹉之头部。见图(二十六)。王雪涛先生早年学习西画,后为齐白石的弟子,其画生动,艳丽。用笔亦灵活多变。这只鹦鹉重彩设色。其画鸟的眼睛吸收八大山人的部分画法。突显当代画家的独特风格。这只鹦鹉眼睛轮廓圆形,而又画出眼角。用重墨点睛之眶外。并染出浓淡色。

图(二十六)

注解:现代小写意画家王雪涛先生鹦鹉画眼睛法,王先生吸收了八大山人朱耷画眼法,融入小写意画法中形成自己的画鸟风格。其眼轮廓圆形,把眼睛缩小点在上方或眼眶之外侧。

现代画家孙其峰画八哥头部。见图(二十七)。其眼部用浓墨细线勾长圆形,中间浓墨点睛留高光。

图(二十七)

注解:其眼部浓墨断勾外框长圆形,缺圆高光点睛,其位置靠前。

娄师白大写意小鸭头部见图(二十八)。娄师白鸭子用墨韵深浅,浓墨点眼睛有古意,亦有八大山人大写意之韵味。

图(二十八)

注解:其眼无眼眶,只浓墨点个大圆点。

徐悲鸿画《秃鹫》鸟的头部。见图(二十九)。其眼睛画法虽然是写意画,却有西方画法之痕迹。眼球留有亮光和白眼球的反光。

图(二十九)

注解:其眼睛写意类,却留有上下亮光。

张书旗先生是留美学者,在海外传授中国画技法。对白粉的运用具有独到之处。号称白粉专家。擅长没骨花鸟画。《鸳鸯》鸟作品可见其之专长,见图(三十)。没骨画法所绘鸳鸯之头部。其眼睛画法点睛留有高光。眼眶呈规则的正方形。

图(三十)

注解:张书旗没骨画鸟类《鸳鸯》,鸟眼外框为方圆点,留高光。

齐白石写意画。《芙蓉鸭子》图见图(三十一)。鸭的头部。齐白石画大写意。用笔泼墨好爽。其眼睛眶淡墨草勾,重墨点睛,留有很细的高光。真是“粗中有细”草率中有工细。淡墨勾目眶画中的第一人。

图(三十一)

近代倪田《紫藤白头翁》图白头翁鸟儿的头部。见图(三十二)。这只鸟的头部是采用西法几何图形块画出的。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其目眶重墨双钩留白。中间浓墨点睛。在目眶之前侧留出很亮的空白,展示作者画鸟类的独到之处。

图(三十二)

近现代.工笔鸟类眼睛的画法与特征

现代工笔大家于非闇,画工筆画线遒劲,似藤条铁丝。配上瘦金书体,古韵古香。于先生所绘《玉兰黄鹂》见图(三十三)。承袭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的画法,石青平涂底色。配置白玉兰花卉和黄鹂鸟。色彩非常亮丽。开创工笔画的先河。本图为黄鹂鸟的头部,其眼眶细线双钩。浓墨点睛。白眼球分染浓淡,近似五代黄集寀的传统画法。

图(三十三)

注解:其眼眶细线双勾并画出前后,眼角浓墨点睛,基本靠中,无高光,似宋画传统画法。

现代工笔大家恩师田世光先生,所绘《瑞鹤图》中仙鹤头部示意图。图(三十四)。先生早年同黄宾虹习山水。后成为张大千之弟子。崇尚明代吕纪的绘画风格,用笔线条灵活多变,开工笔重彩之先河。在鸟眼睛的画法,继承古法,吸收现代西法,画得活灵活现,本图仙鹤的眼睛,画具有先生画鸟的代表性!

图(三十四)

恩师田世光先生所画工笔《山喜鹊》见图(三十五)的喜鹊头部,其眼部外眶细线双勾,内眶线上粗下细,如画人目。重墨点睛留有高光和反光,虽为传统画法,也有一定的改进,白眼球部位分染明暗,吸收西洋画法留反光。其画法影响了画家张其翼,接近真的禽鸟眼睛的眼神。

图(三十五)

注解:眼部眶位细线双勾,浓墨点睛留高光,白眼球部位色颜突凸留高光,采用西法画眼,是宋画向前发展一步,其画法影响张其異,是画鸟眼睛更接近真实。

现代岭南画家工笔大家陈之佛,所画工笔鸡的头部示意图。见图(三十六)陈之佛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工艺图案,回国后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其工笔画造诣很深,具有独特的风格。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图(三十六)

这幅画鸡的眼眶用粗墨线钩出重墨点晴。中间留有小的光点。点睛用很大的黑点几乎占晴的全部,真实的鸡眼在黑、暗的光线下看不到眼白,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他利用在特殊光线条件下,刻画正在休闲的状态禽类的眼睛,也是独具匠心。

见图(三十七)这是作者写生后绘制的彩图雌孔雀的头像,其眼睛是写实的彩绘,采用西法高光法绘制的,其成功处得到的是雌性温柔目光之神韵。

图(三十七)

作者王德禄先生对鸟类眼睛画法也有探究。王德禄先生继恩师田世光先生画法的基础上,对中国画花鸟画史进行深入研究。从工笔成熟的五代时期到宋、元、明、清近现代花鸟画大家,描画禽鸟眼睛方法的基础上,对鸟类眼睛的画法,以工,写二法的花鸟大家作品进行分类研究。古人云以诗言志,画家当以画抒情。画鸟不只求其飞鸣,食宿。鸟类同人类一样有着喜、怒、哀、乐、忧、愁、急、病等情感。以上种种情感莫不流露于眼神之中。故以情入画,以神入画,才是画鸟之真谛。下面就以工和写二种方法画鸟眼睛去表达上述的鸟类情感。

作者写意鸟类.拟人画法与特征

表情之惊叫式、见图(三十八)。通常鸟类在惊恐之时表现出双肩耸起,羽翼紧收,缩颈,心跳速度加快。全身由于呼吸紧促而起伏,眼睛圆睁,嘴张大而且鸣叫。

图(三十八)

表情之安详梳羽式、见图(三十九)。鸟类处于休闲安逸状态时,全身羽毛蓬松,双眼时而半闭,毫无警惕感。

图(三十九)

表情之警觉式、见图(四十)。在鸟类感觉特别安全时或环境宁静,他们就会安逸放松,突然有什么声响,以为有敌害。会至头伸直眼圆睁环顾左右,全身羽毛收紧。

图(四十)

表情之偷看式、见图(四十一)。鸟类偷看时,这种神态很少见,仅举一例,杜鹃鸟不孵卵。把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穴之中。小鸟出生后,生长速度会快于同巢小鸟。其背部生一隆起。看成鸟不在时。把同巢小鸟挤出巢外。它的伺机行动往往呈现出偷看行为。趁机做坏事。本图所画示意图重点是描绘鸟儿头向与视线相反,表达偷看神情,其中含拟人画。

图(四十一)

表情之笑式、见图(四十二)。鸟之喜为笑。如画眉竞相鸣叫。胜者两翅略展、尾上翘。头高昂眼迷离状或雀跃欢叫是满心欢喜的表现。再如,仙鹤生殖期,二雄争宠,而胜者,则引吭高歌有得妻之欢快也。

图(四十二)

表情之眈视式、见图(四十三)。鸟类在某种行为之前,也要有一眈视阶段。例如。雉鸡类,捕捉某种虫或其他小动物时,先以啄轻触之,然后侧目观察其利害关系。这就是所谓鸡有三蹬之视也。啄木鸟,敲击树干,以判断有无虫类。敲击几下,侧目观察引颈细听,这都是一种眈视行为。本图所绘制之神态就在其目。侧目而窥视,然后做出下一种行为的判断。

图(四十三)

表情之愁态式、见图(四十四)。由于自然灾害,例如暴风雨使住巢将倾,风停雨住之后,静落巢前现愁苦之状。其眼神会二目呆痴缩颈仰头似长哀叹,其现愁苦之态。

图(四十四)

以上都是写意画鸟类之神态的画法。下面再谈工笔画法的传神表现。以下诸图分述如下。工笔画鸟不只是工细,描绘鸟儿各种神态,情感也要细致入微。这一节分为两部分叙述。

写生后工笔方法绘制鸟类的颈部

这是经过写生整理的雉鸡头部见图(四十五)。这幅雉鸡头像,视角呈侧俯视图,由于视角的变化所以看到头的顶部,眼和嘴缝距离以视觉上接近。

图(四十五)

草原大雕的头部写生。见图(四十六)。大雕属于食肉类猛禽。嘴钩型,峰尖利,适于捕捉小动物。额骨突出,眼球倾斜,造成二目视线交角,其高空飞翔。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地面或树丛中的小动物。因此画鹰眼眉骨要突凸,深眼窝,要画出眉骨遮光的阴影。下眼睑要细线,以表现眼球的突骨状。

图(四十六)

这是写生整理的鸳鸯鸟雄鸟头像。见图(四十七)。鸳鸯鸟属于水禽中的游禽类,喙扁平,冠羽紫红有蓝的光泽,后眈长而细深蓝色羽毛有光泽。水禽的眼睛有个共同特性。眼睑半透明状,在潜水时便于看到水内的小动物,捕捉到食物,水中污物也伤害不到眼睛。这是水禽的眼同其他禽鸟最大的区别。所以画水禽鸟水中捕食时,为什么看似睁着眼睛就是这个原理。

图(四十七)

工笔葵花鹦鹉的头部眼睛的描绘。见图(四十八)。葵花鹦鹉属于攀援禽鸟类,分布在爪哇和澳洲的树林之内。其爪上指的结构二前二后,便于树干上攀援。嘴喙粗壮,便于咬开坚果。鸣叫激动时冠羽竖起打开如葵花瓣状,因此而得名。眼较小,睫毛浓密,其眼画法呈西法高光留白,方有神韵。以上四例说明画鸟要悉其生活习性及类别。才能了解它们不同形态和各部器官的生长特点。才能画好鸟类,画活鸟类。

图(四十八)

关于鸟类的情感神态工笔技巧去如何描述

仅举下面数例说明:

神态之重病式、见图(四十九)。角雉的头像。是描绘这只角雉重病将亡的表情,嘴半张半合的喘息,羽毛色苍锈而无华,其眼睛画法,表现半睁目而无神,样子十分痛苦。在死亡线上挣扎。

图(四十九)

神态之急于求食式、见图(五十)。柳莺幼鸟的头像。也许很久没有进食而饥肠碌碌。母亲捕捉了食物落在巢前。小鸟急切张大嘴争先恐后向大鸟求食的场景。其形态非常生动。这只幼鸟的眼睛描绘不用西法高光,而是小点黑睛。于前眼角,成功画出鸟儿急切求食的心理活动。同时幼鸟同成鸟眼睛,最大区别是黑白眼球交界线不要画得太分明。这是幼鸟眼睛同成鸟的最大区别。

图(五十)

神态之沉思式、鸳鸯鸟图、见图(五十一),雄鸟的头像。这幅作品本是两只鸳鸯栖息在水中之汀州。画面上方有灼灼桃花叶,良辰美景,爱慕至深,沉浸于诗情画意之中。示图为雄鸟眼睛半合迷离,刻画出沉浸在美意之中的神态。所以眼画扁而无圆,高光散而锐利。

图(五十一)

神态之睡眼朦胧式、的鸟儿、见图(五十二)。鸟儿在睡眠的时候,浑身毛蓬松或缩颈眼半闭,或把啄插入肩羽而眠,但也不放松警惕。一有风吹草动,伸颈二目圆睁,观察有无敌害,所画这只鸟的头部是表现睡前尚困而处于警觉之时。

图(五十二)

神态之全神贯注式、水禽、见图(五十三)。此头像是一只正捕食的水鸟。往往静立水塘边,全神贯注观察水中有无可捕食的猎物。如有小鱼游过,立即出击,迅速捕到猎物。画其眼睛时,位置适当前移。由于水波纹的涌动。其眼部高光不宜太利,以表现捕食的一瞬间。

图(五十三)

神态之嘤其鸣矣式,求其友声图(五十四)、这是一只麦鸡的头像。在求偶季引颈徘徊,尾高高翘起,俯首低鸣。

下颌及颈羽蓬起,看去十分激动之态。画其眼睛时,目光聚中所以点睛。黑眼球较大,高光留得靠上前方。以示寻其友声,显示目光之温存。

图(五十四)

神态之怒式、见图(五十五)。老鹰头部的描写。画怒鸟,首先描画其二目圆睁,横眉立竖,态度冷峻,虽然鸟儿的面部表情没有人那样丰富,在局部是参考画人愤怒的形象也不为过。曾见过外国的一视频,一人当着鹦鹉的面把鸟笼踩碎了,并口出恶言,鹦鹉被激怒用英语愤怒骂人。可见鸟儿的情感丰富如人类。

图(五十五)

形态之娇羞式、见图(五十六)孔雀不但羽色靓丽,仪态高雅,有鸟中之王的美称,我画过数十幅以孔雀为主题的图画作品,非常理解以孔雀为主题的深刻内涵,例图是雌孔雀的头部,是梳理羽毛的一瞬间,其眼睛画如新月十分妩媚。冠羽微垂如古代美女之云吉低婉。

图(五十六)

神态之相爱式、见图(五十七)鸟儿的家庭组合形式有严格的一妻一夫形式,如大雁,天鹅等。有对偶婚形式,即每年生殖期选择一次配偶。有一夫多妻的形式,如雉类。有群婚形式等。所以画鸟类首先要熟悉它们的生活习性。上图相恋相依,互相亲近,所以眼睛画法以眯缝眼画出以示暧昧情神之意。

图(五十七)

神态之寻觅式、见图(五十八)。描写鸟儿的寻偶,求食等种类的眼睛画法。

图(五十八)

神态之神情高傲式、白眼向人,见图(五十九)

图(五十九)

综上所述,鸟类是高级动物,同人类一样有着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急等。甚至有亲情,友情,爱情等复杂的行为。从生活的各种角度,以禽鸟的各种行为,做为创作以禽鸟为主题的花鸟画,才能创作出情深意厚的作品。诗圣杜甫要求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做为画家也要像诗家一样也要做到“画不惊人死不休”。只有这样观其作品才能激动人心,感人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5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