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种类 >> 新华全媒95后从500强企业辞职,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王炳坤、罗奇)3月31日,新华社客户端电讯频道刊发题为《新华全媒+
“95后”从强企业辞职,选择成为一名“猛禽康复师”》的报道。
“素芬,走吧,从家里走吧,飞出去了,就别再回来了!”苍鹰腿上的绑绳被志愿者解开,一旁的白仁文停下手里的活儿站定。猛禽扑腾了两下翅膀,腾空而起,鸣叫着飞向远处……
初春时节,东北大地草木发芽。4月1日国际爱鸟日前夕,沈阳猛禽救助中心举行年首场野生猛禽放飞活动,包括“素芬”在内,十余只曾经受伤的苍鹰、红隼、秃鹫、雕鸮回归蓝天。
3月14日,白仁文在沈阳鸟岛附近放飞康复猛禽。本报记者杨青摄
放飞现场,观众和摄影爱好者格外兴奋,25岁的白仁文却有些沉默。这些猛禽多数由他照顾,从诊断病情到参与手术,从术后康复到野化训练,他见证了救助全过程。如今真要与天空“精灵”们分开,他心情复杂。
然而深具职业素养的他知道,对野生禽鸟最好的保护,就是远离。
“95后”大学生做猛禽康复师
只为心中难舍的“她”们
“这只秃鹫是前几天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送来的,20多斤重,你看它走起路来多么憨态可掬,可惜腿骨受伤,尾翎还被人拔掉了好几只,需要静养几个月。”
“那只是雕鸮,也就是俗称的猫头鹰,一侧翅膀肱骨陈旧性骨折,可能要在这儿养老了……”
走进位于沈阳鸟岛的沈阳猛禽救助中心,白仁文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忙碌着为伤残的猛禽喂食、打扫笼舍。阴冷潮湿的屋内弥漫着一股刺鼻气味。
这里是白仁文的“小天地”。不大的办公区内,手术间、CT室、病房、备食间等一应俱全。一面墙上挂着辽宁省猛禽类别的宣传板,一个柜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鹰巾、鹰帽等。小白说,这些都是志愿者用皮革、棉布等缝制的工具,“给猛禽戴上鹰帽,缚好双爪,治疗时能减少恐惧、扑腾带给动物的伤害。”
3月28日,白仁文在沈阳猛禽救助中心检查受伤猛禽伤势。本报记者杨青摄
猛禽康复师,直白说就是“鸟医生”——这是小白对自己工作的定义。这是一个新兴职业,目前全国从事的人极少。
年纪轻轻就与“不识人语”的禽鸟做伴,这是白仁文几经徘徊的选择。
几年前,沈阳猛禽救助中心在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内开设基地。白仁文读大二时就报名当了志愿者,从给救助中心主任王唯彦做助理开始,逐渐学习专业知识,参与基础操作。有一个暑假,他干脆留在校园里帮着忙前忙后。
白仁文印象最深的是救助一只叫作“多多”的游隼。初见时整只鸟身上缠满纱布,神情十分疲惫。经过手术捡回一条命之后,“多多”又被发现感染了禽掌炎,爪子不能弯曲,无法稳定站立。小白急得不行,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多多”,为它更换纱布。
半年过去,伤痛恢复的“多多”被放归自然,再也没有回来。这之后,小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