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用批判性思维深掘真善美价值观中国教育新

发布时间:2022/10/16 21:08:09   

以教材文本为切入点,提升每个学生的思想灵机,找到深层自我,生成阳光人格,是语文教学珍贵价值所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之一。龚老师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他的课堂以美善为价值导向,智慧地引领学生走向深刻,他讲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例,就是一节深具魅力的代表课。

这个课例,龚老师抓住标题“没有什么新闻”作为切入点,设疑、制造反差形成艺术张力,在苦难与仁爱的冲突中展开课堂,让问题的探究、向往美善的激情渗透课堂始终。

课堂一开始用图片展示了白与黑、大与小、胖与瘦、生与死等矛盾的对立面,以强烈反差给人以冲击,让学生萌发一探究竟的冲动:这是什么手?为什么这么小?那个小孩怎么了,会被秃鹫吃掉吗?新闻价值是什么?接着展示了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成果、药店“但得世人皆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的对联、《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等代表人类至真、至善、至美的幻灯片,这些有的是新闻,有的不是新闻,两组内容用仁爱与前面的黑色苦难再次构成鲜明的对比,形成巨大的课堂艺术张力,分别代表人类的两个极端。学生一下子看不到这些与课文内涵的关联。

龚老师很快转入全篇鸟瞰,让学生陈述奥斯维辛的各种悲惨史实,然后回归文本内涵,让关键问题自然而然地生成:写新闻通讯需要新闻素材,本文的新闻素材是什么?新闻价值在哪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内容,甚至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基本要素,那它为什么又是新闻作品呢,而且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既然是新闻作品,为什么题目又特别强调“没有什么新闻”呢?龚老师就这样成功地“引君入彀”,把思维导向新闻背后的人文内涵。用深层的问题带来凝重的批判性思考,用比较构建起臻于仁爱美善的思想格局。

教学不应只是老师会讲,更要会设悬念、会问。价值引领暗蕴在问题中。龚老师进一步列举中西方对“新”看似对立的见解:《圣经》说“已有之事将来必有,易行之事将来必行,太阳底下无新事”。《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然后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何谓新?何谓旧?哪些需要坚守?哪些需要洗涤?

在咀嚼文本环节,龚老师抓住“阳光明媚”“居然”等关键词语深入解读:阳光明媚很正常啊,为什么用“居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那意料之中奥斯维辛应该是什么样?学生回答“应当没有阳光、百花凋谢”,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老师引导学生用辩证法的发展观去思考这里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学生内心形成了血腥与恬静、历史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唤醒了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珍惜生命的思考、关于远离战争的自省、关于对美好希望的追寻!答案油然而生:在一个残暴血腥之地,阳光明媚的平淡幸福,就是新闻!这是在思辨中学生自我生成的价值判断。

学生朗读完“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龚老师微闭双眼如身临其境,启发说:“大家想象一下、猜一猜,她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是什么?她想什么会令自己不由得微笑?当时,是什么时候?现在,又在想什么?现在,又是什么时候?”

学生用想象还原生活、踊跃发言:面临死亡的她,可能憧憬恋爱或新婚;也许在回忆曾经的美好;抑或幻想生的希望;微笑透露的是一缕渺茫的美好和希望的阳光!阳光明媚的今天,如果她还在,那么那一群在阳光下追逐的儿童里面,一定有她的身影,抑或她和她的丈夫、孩子在草坪上欢声笑语,远处,雏菊花在怒放!正是昨日发生了苦难,所以我们有揭露真相的责任;正是看见了昨日的苦难,所以我们才执着于对美好愿景的追寻!

置身情境破“零度”,建构有“温度”的价值观。这堂课,始于置疑、批判对于新闻的惯性思维,终于“没有什么新闻”的不朽人文意义。史海漫钩沉,新闻非猎“新”。仁心美善处,生活处处真。

(作者陈爱群系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陈继英系深圳市首届教育名家,深圳第三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年09月24日第5版

作者:陈爱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0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