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胡秃鹫不秃,只吃尸骨不吃肉,能轻松飞越珠

发布时间:2022/8/26 18:49:32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屋脊,5月27日,珠穆朗玛峰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意味着我们国家对珠峰的探索又跨进一步。

鸟类飞翔创造了奇迹,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是绝大多数鸟类的噩梦,这世上只有少数鸟类敢挑战这地球最高的山峦,少数的少数能飞越这座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对于胡秃鹫而言,珠穆朗玛峰对它们来说,小菜一碟,随时可以飞越。

秃鹫不秃,擅长伪装,更像活恐龙

胡秃鹫与金雕同属鹰科动物,它是胡兀鹫属中唯一的成员,除了胡秃鹫这个叫法外,还叫大胡子雕、胡子雕、髭兀鹫、胡兀鹫。在亚非地区分布的很广,在国内,西藏地区最常见,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地有少量分布,但是在欧洲,它们被认为是被人类杀害,在约旦,黑山或塞尔维亚地区几乎地区性灭绝。

胡兀鹫长相是鹫类最为独特的,虽然它的名字叫胡兀鹫,但是它并不秃,头顶有锈白色的完整羽毛,眼睛周围有一圈又黑又长的眉状斑纹-黑色贯眼纹,向前延伸与颏部的须状羽相连好像戴了一副眼镜。

全身大部分覆盖着黑褐色的羽毛,嘴巴下面,有一缕黑色的胡须,它也因此得名。幼年时,它们身上羽毛为暗褐色,上半身有淡色羽轴纹,头颈黑色。随着年龄长大,羽毛颜色变深,长大到四五岁时,羽毛颜色与成年体基本一致。上半身为黑灰色或黑褐色,有白色羽轴纹,上背、短的肩羽和内侧覆羽暗褐色,尾巴很长,呈楔形,暗褐色或灰褐色。胸部黄色,很是鲜亮,有的则为白色,有明显的棕色或红褐色。

一般鸟类的羽毛比较鲜亮,但胡兀鹫长相在鸟类中算是中下了,总体颜值不高,活像《侏罗纪公园》里的噩梦。但是有时候它们会自己“化妆”,把头部的羽毛染成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认为这是进食被血染红的,其实不然,它们是腐食动物,不存在鲜血。科学家认为,这是它们刻意为之,它们会在富含氧化铁的红色泥土中翻滚和沐浴,将羽毛染红,一是吸引伴侣,二是震慑竞争对手,三是避开寄生虫,保持羽毛和皮肤健康。

食腐动物中的奇葩存在,专挑硬骨头啃

胡兀鹫跟其他鹫类一样,以腐食为生,但它们又跟其他不一样,专挑硬骨头啃。它们热衷于所有死的、瘦骨嶙峋的东西,90%的食物是其他动物的骨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嗜食骨头的鸟类,有“鸟中鬣狗”和“草原清道夫”的称号。

能啃硬骨头得益于强大的食道和胃,其特殊而富有弹性的食道,能够一次吞下长25厘米、粗4厘米的骨头,就连牛脊椎骨也可以轻松下咽。同时,胡兀鹫的胃里有着大量能释放盐酸的细胞,胃液的酸性比汽车蓄电池中的电解质还要强,这使得胡兀鹫的胃能够轻易溶解掉骨头并将其转化为蛋白质。

胡兀鹫的胃绝对可以算得上“飞机上的战斗机”,相比其他猛禽的胃一天只工作3-6个小时,而它们24小时都在消化食物,这使得它能够做到吃尸骨比吃同样数量的肉获得的营养更多。它们在觅食上可谓相当“聪明”,它们没有天生的尖牙利嘴,也没有结实的咬肌,小的尸骨,它们会直接吞下,但对那些大一点的尸骨,胡兀鹫会抓起骨头飞到岩石地带,然后慢慢上升到30-60米左右后将尸骨摔到地上,紧跟着俯冲而下吞食骨头内部的脂肪质骨髓,最后把骨头吐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称之它为“骨头压碎机”了。

关于高空砸碎骨头,还发生过一个离奇的故事:

在古希腊时代,一个名叫埃斯库罗斯的剧作家正在户外享受阳光时,不幸被从天而降的乌龟砸死了,很多人认为,他的秃头是主要原因。

当一只胡兀鹫在高空砸龟壳时,把秃头当成石头,便将龟壳扔了下来,希望能将龟壳砸开,不幸的是,那并不是石头,而是剧作家的头,导致剧作家当场死亡。

胡兀鹫的“聪明”还体现在取食方式上,十分有趣。它们视力很好,科学研究表示,在视网膜的斑带区中央凹内的视觉细胞有-万个,而人类在同样区域仅20万个视觉细胞。同等距离内,胡兀鹫比人类看到的物体要清晰很多倍,加上它们的“聪明”,往往取食更容易,也更安全。通常,为了更快发现尸体,它们会观察乌鸦、鸢、鬣狗等食尸动物,同时非常善于利用高原上最大的乌鸦-渡鸦。每当渡鸦发现食物而高声鸣叫时,胡兀鹫就会站在远处静静地观察,或盘旋于空中密切地注视,等它们吃上一小会,确认没有危险,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将渡鸦挤到一旁,几十分钟就能将一具庞大的动物尸体吃得只剩下头、胯骨和几根大腿骨,导致渡鸦只能吃点“残羹冷炙”了;一旦渡鸦发现危险,边鸣叫边飞走时,它们也逃之夭夭了。

胡兀鹫还有搬运储藏食物的习惯,一般,找到大块的肉和骨头时,它们会用嘴和爪子将食物带到偏僻的岩石背后,自己悄悄吃“独食”。

除此腐食外,它们偶尔也会对那些病残体弱的旱獭、牛、羊等动物发动攻击,颈羽耸起,从高空夹带着呼啸的风声直接扑向目标,犹如一枚“空对地”导弹,杀死后迅速消灭掉。

熬过了黑暗的童年,在艰难中长大

首先聊聊它们的家庭关系,胡兀鹫有种奇怪的婚姻:不仅会成对生活,有时候还会三只一起生活(即两只雄性,一只雌性),实行一妻两夫制。有的单身雄性会找到一对,强行加入,刚开始,两只雄性会战斗,但时间长了,就逐步接受了,雌性倾向于与最初的伴侣交配,但有时候也会与第二只雄性交配。科学家表示,它们这种组合关系的原因至今不明确,有的认为:两只雄鸟保护鸟巢比一只要容易。胡兀鹫间经常会争夺最好的筑巢位置,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会用金雕留下的巢穴。

与其他鸟类春夏季节繁殖不同的是,它们发情期在12月,雏鸟在1月份出生,通常是雌鸟负责照顾雏鸟,而雄鸟外出觅食和担负巢穴警戒。

胡兀鹫一次产2个蛋,而且一个蛋孵化较早,体型也偏大,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等小的孵化出来后,大雏鸟会抢夺食物,欺负小的,甚至杀死它,以独享父母的宠爱。而且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它们的父母本来就是怕老大出现意外,才孵化小雏鸟,如果老大健康,安全,那小雏鸟的命运就是悲剧,它们要受尽折磨,差不多会活到成年才死去。

飞翔10小时小意思,轻松飞跃珠峰

胡兀鹫一般生活在在海拔-米山地裸岩地区,它们喜欢在开阔地区:草原、冻原、高地、石楠荒地等地方活动,也喜欢在海边、岩石甚至悬崖中落脚。成年个体身高有1米多,翅膀展开后可达3米,体重在5-7公斤间,翅膀展开会达到3米左右。

胡兀鹫为了寻找食物,练就了一身本领,是飞行的小能手,一天可以翱翔9-10个小时不停留。它也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飞行高度超过米,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米以上。当然,如果需要,它们也可以借助尾羽和初级飞羽的轻轻转动,在三五米的天空,快速的贴地面飞行。

结语

野生胡兀鹫的寿命二十多岁,但在圈养环境中,它们的寿命可以翻番,长的达到40多岁。

胡兀鹫在我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尽管这样,它们在一些地区已经灭绝了。60多年前,胡兀鹫在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就已消失。年,瑞士的胡兀鹫就已杀绝,年,意大利最后一只胡兀鹫在阿奥斯特山谷中死去。目前在欧洲的数量不超过50对,主要在比利牛斯山脉。灭绝的主要原因是食物(野味和山羊)减少,遭到农民的赶杀,原因是不仅捕杀羊群,甚至吃婴儿,被当作害鸟。

实际上,胡兀鹫基本只吃腐食,不会攻击人类。目前在中国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真心希望它们能得到好好保护,繁衍生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3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