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的天敌 >> 古代战争常常有数十万人牺牲,这么多尸体是
导读:任何时候,和平始终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但在人类发展史上时常出现着战乱纷争,有战争必定也伴随着死亡。
那么,战争中阵地前的死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
一、我国古代战争,处理死体的形式有三种01掩埋
在战争频发的古代,妥善处理战场上士兵的尸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面对成千上万具腐臭的尸骸,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瘟疫、传染病,进而造成更多的伤亡。那么千辛万苦抢夺来的地盘也会变成瘟疫肆虐的无人区。
因此打扫战场处理死体就尤为重要,获胜方最为普遍的做法是掩埋,即挖建万人坑,将所有的尸体全部放入坑中掩埋。
公元前年,长平之战在秦赵之间爆发,战役历时两年,惨烈之至,最终赵军的40万士兵被杀。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记载。
年,考古学家在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村发现一处超大尸骨坑,坑内发掘出了大量纵横交错的人体骨骼,有的胳膊大腿断裂,有的胸腔内有锈迹斑斑的箭头,还有的四肢不全,只有身体骨骼没有头骨。
这个墓坑正是长平之战中秦军将军白起在胜利后埋葬赵国阵亡士兵之处,在黄土的覆盖下,尸体在泥土之中逐渐腐烂,都重归于天地。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掩埋,叫筑京观。
史书上关于筑京观的记载比比皆是,就是战胜方将战败的敌军尸体全部堆积在道路两旁,然后用土掩埋并夯实,做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状。
公元年,隋炀帝带兵三次征伐高句丽,均以失败告终。上百万人的生命葬送在辽河以东,战争结束后,高句丽将数万隋军士兵的尸体筑成“京观”,以示军威,震慑中原。
02焚烧
如果战场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居住地,那么死体往往较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死体容易发生瘟疫,而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尸体就基本可以杜绝瘟疫的发生。
其实对于这种处理死体的方式,古人在内心是很难接受的。因为古人的传统思想认为,不能让死者入土为安,反将其焚烧成灰,会导致死者的灵魂破碎,是对死者的不敬和侮辱。
但在古代,焚烧战败士兵尸体的做法却累见不鲜。比如公元前年,乐毅率领的燕军接连攻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后,就在城外大量挖掘齐国墓地,并将阵亡的齐军将士遗体一起焚烧,为此齐国人痛哭流涕,纷纷请战。
当然燕国焚烧齐军尸体的这种做法,既是处理阵地前尸体的常见做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战术,即激怒齐国人出城决战。
03曝尸荒野杜甫在《兵车行》中有一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如果战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死去的士兵就交给了大自然,成了秃鹫或乌鸦的美餐,剩下的只有皑皑白骨,特别是一些战略要地,地上尸骨一层接着一层。
“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玉门关,就是一处古战场所在。
公元74年,汉朝西域都护府的将领耿忠带领汉朝军队在玉门关外,杀伤敌军匈奴几千人。玉门关外匈奴遗尸遍野,而耿忠带领的军队也几乎全军覆没,自然都没有收尸的能力,只能任由尸体曝尸荒野腐烂在荒野。
二、近现代的战争,会采取各种方式善待阵地前的死体按照日内瓦公约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有关约定,对战争阵亡者遗体应予善待。因此会将遗体交由归属方收敛,这是公约精神,也是人道主义精神。当然这个问题还要视战场上的不同情况来对待。
01战胜方会尽可能地将战友遗体带回家
一般来说,如果战斗或者战役结束,敌方已经撤离战场或被全歼灭,那么战场上的尸体自然由胜利方来收拾。
打扫战场的时候,如果发现我方还有能抢救的伤员,会及时进行救治;其次会把我方阵亡者及时清理出来(军人身上一般会有身份识别牌),以确定阵亡者的身份。能带回的尽可能带回,如果战事不允许,就地掩埋,留下标志物,以便日后设法发掘或者纪念。
对于敌军尸体,则会把高级军官等重要人员单独挑出来,以确认我方的战果。其他普通军人的尸体则会在清理随身物品和武器后,集中起来掩埋或者焚烧。
02敌我双方在战场上协商交由对方来处理阵地前死体
到了近现代,人类的战争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果战场上双方长期对峙,在战斗的间隙,双方会采取联络协商方式,约定停火时间,各自打着白旗去收自己队友的遗体,对方也不会打冷枪突袭。
比如长沙会战,薛岳将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取得了长沙会战的辉煌胜利,日军遗留了大量的尸体,但薛岳将军还是允许日军将死亡的遗体火化后把骨灰运回日本。
再如中越之战。年7月12日越军在老山地区实施大规模反扑,被我军炮火猛烈压制,给越军造成重大杀伤,我军阵地前沿遍布越军死体。没过两天,这些尸体就发出了阵阵恶臭,虽然我军及时将越军尸体进行了掩埋,但因为尸体太多,根本埋不完,只好用宣传弹向敌军发射了一张通告,让对方前来迅速处理。
即便我军允许越军上来收尸,而越军却无力运完。对此,我军采取了两个办法,靠近堑壕的尸体予以深埋,对臭源地定时喷洒除臭剂;比较集中的尸体用火焰喷射器焚烧。
03由中立机构、慈善机构、宗教组织来处理阵地前死体
这种方式在欧洲比较多见,战场上有时也会遇到打完仗了,结果谁也没能控制战场,最后各自撤离的情况。这种时候,阵亡的尸体,主要是由各种中立结构、慈善结构、宗教组织来掩埋。
这些组织出于人道主义,往往会将这些无主尸体,或来不及安葬的尸体处理掉,当然这些组织收尸时,一般都会雇佣工人,钱款则多由社会捐赠。
因此现代的战争,基本上都有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最后阵亡的士兵也会得到起码的尊严,甚至能单独用棺木隆重地送回国内。
结语:
战争是残酷的,对于身陷沙场的士兵,无论是敌是友,都奉献了宝贵的生命,甚至在异国异乡永远也回不了家乡。
对于阵地前的这些死体,无论是埋,是烧,还是带回,其实哪一种做法都不是最好的。最好是没有战争,没有牺牲,没有伤亡,世界永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