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生活环境 >> 听龚志民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天下有事,必有新闻,
天下无事,或有幸福。
奥斯维辛有新闻吗?
我希望同学们
用爱与善去对待
我们的社会和未来!
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龚志民讲课场景。
(资料图片)
新闻类单元文本是最容易讲的,因为新闻写作有固定模式和要素;新闻类单元文本又是最难讲的,因为模式极大地限定了师生课堂思维和人文边界。龚志民老师讲授被誉为“新闻写作不朽的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一课,令人灵魂震撼、耳目一新。
探究
没有新闻的新闻何以成为新闻名作?
龚老师这堂课从分析标题开始——既然没有新闻,凭什么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个问题贯穿了整堂课,作为课堂主旋律反复盘旋咏唱,纵横摆荡,层层深入,寻觅过程构成互动探究的主线。
课堂一开始,龚老师展示了两张冰冷的照片:“黑人小孩和秃鹫”及“正常的白人大手和萎缩的黑人小手”。整个教室顿时沉默了。瘦骨嶙峋的小孩,小手像鸡爪一样!龚老师问:“你们知道照片的内涵吗?”
一个学生说:“瘦得皮包骨头的非洲小女孩已奄奄一息,硕大的秃鹫贪婪地盯着这个瘦小的生命,等待即将到手的食物咽气。另一张照片是年一名传教士前往乌干达灾区分发食物,他握着一个因饥饿瘦到变形的小孩子的手。拍摄这张照片的初衷是向世界传播非洲的饥荒新闻,让世界更多援助投向那块贫困的土地。”这就是客观的“零度新闻”!龚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然后神情严肃地说:“这两张照片都是新闻,但都是黑色新闻。”
接着龚老师用幻灯片展示了三则有关健康的内容:屠呦呦提取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的新闻、同仁堂“但得世人皆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的对联、《黄帝内经》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永恒追求,并让学生判断:以上哪个是新闻?人类更需要哪个?你的人生更愿意为哪个目标奋斗?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回答:“第一个是新闻,人类更需要第二个,第三个是终极目标。我更愿意为第二个或第三个奋斗。”
龚老师微笑着说:“是做一个经世致用的人,还是做一个仁者?选择怎样的价值观,人生就奔向哪里。”我的内心渐渐温暖,如云雾中见到晨曦,原来龚老师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但同时我又有点疑惑:龚老师展示了人类的两个极端,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龚老师问:“天下有事,必有新闻,天下无事,或有幸福。奥斯维辛有新闻吗?”
一个学生深情地说:“奥斯维辛曾经是新闻焦点,当下没有新闻,这篇作品大部分是呈现悲惨的历史画面,是旧闻,但没有黑色新闻的奥斯维辛才有幸福。”
龚老师又连问:“最近那个杀死母亲并用75层覆盖物包裹尸体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判处死刑,这是新闻吗?”“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这是新闻吗?”当然是!
“寻常生活中那些温馨的爱与善的各种细行,父母天天目送你上学的背影,算不算新闻?”大多数学生说不是,少数学生有些疑惑。龚老师微笑着说:“从新闻角度看,这当然不算新闻,但爱与善,就像我们时时处处消费空气、水和盐一样,不算新闻,却不可或缺。”
教室里安静下来,学生开始沉思。
最后,龚老师进行了总结:恢复健康,是久病不愈者的新闻;遭遇挫折,是一帆风顺者的新闻;新闻不仅描述客观,也可以选择价值;新闻不仅揭示苦难,也可以歌唱平淡。本文弃“新”而着力描述平凡的美善,彰显博大仁爱情怀,所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激发
社会除了“新”,更要靠什么来支撑?
学生对课文从鸟瞰走向咀嚼,共鸣渐生:用常规眼光看,这篇新闻作品的确缺少新闻基本要素。
龚老师请学生分别朗读了新闻导语、主体部分,继续抽丝剥茧:“阳光明媚是不是常态?为什么用‘居然’?”一个学生说:“这里原来是纳粹的集中营,它发生的事情很阴暗、恐怖,想象中它是阴云密布的,它只配阴云密布,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龚老师接着饱含深情地读了“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然后微闭双眼陷入深思:“她在什么情况下微笑?她为什么笑?现在她在这堵墙上,在想什么呢?”
教师的情感和睿智与学子们求真的目光碰撞出火花并引发互动。学生各抒己见:
“对未来怀有期待,渴望被解救。”
“她的温和的微笑在这样恐怖的气氛里,控诉了纳粹的惨无人道,体现了无所畏惧的抗争精神和人性的光辉。”
“身在纳粹集中营面临死亡时她可能为憧憬恋爱或新婚而微笑,而现在,阳光明媚的今天,如果她还没有被纳粹杀害,那么那一群在阳光下追逐的儿童里面,一定有她的身影,抑或她的孩子在草坪上欢笑,笑声在远处怒放的雏菊花上荡漾!”龚老师对这个问题做了总结,仍然有学生不断回答:
“她的微笑给处在苦难中的人以信心、希望和执着追寻美好的力量!”
“她的微笑给人以撼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伟大的抗争精神!”
“老师,我明白了,这就是这篇新闻的价值所在。”
至此,学生终于弄懂了这篇不朽新闻的深刻的新闻价值。我也豁然开朗,深深为之震撼。
龚老师总结说:“文章把‘当下发生了什么’的新闻用‘零度写作’模式,上升成‘什么是最美好的’鲜明价值判断,不以‘新’吸引人,但求宁静美善、世人永共清风明月,在平淡的叙述中静静传达了奥斯维辛超越新闻的价值:最伟大的新闻,乃是世界的和谐宁静、幸福安康。社会除了新闻,还需靠平淡、美好来支撑。”
升华
有温度的爱、美、善是永恒的新闻
“作者选择用虔诚讴歌奥斯维辛平淡的幸福。当有了虔诚、讴歌、选择,新闻就不再是零度。”龚老师进行了总结,然后让学生继续思考:人类何谓新?何谓旧?哪些需要坚守?哪些需要洗涤?龚老师提高声调、充满激情地问:“假如有一天,你拿起笔,愿意选择用虔诚讴歌我们人生平淡的幸福吗?”“愿意!”同学们大声回答。
屏幕上映出一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龚老师用满怀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学生,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同学们用爱与善超越‘零度新闻’,用爱与善去对待我们的社会和未来!”
龚老师的这堂课,令师生仿佛从黑暗进入了桃花源,从冰冷零度来到明媚春天。我陷入了沉思:当下我们是更需要新闻还是更需要什么?抬头望向窗外,我仿佛看见了那个身处天下无道的时代、天将以之为木铎的孔子,那个敢于直言的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那个在逆境中坚守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校长张桂梅。“黑色新闻、至仁至贤,”这些字眼在眼前久久挥之不去,最近那个杀死母亲并用75层覆盖物包裹尸体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判处死刑,无疑是令人心灵灰暗的黑色新闻,我们如何让黑色走向光明呢?这是当下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的确,人类可以没有新闻,却不能没有阳光及阳光下的明媚。
作者:陈爱群陈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