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澳大利亚的耻辱战争,跟鸟大战两个月,最后

发布时间:2023/2/8 17:20:20   
北京主治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38.html

他们跟鸟究竟什么仇什么怨?

这是人类历史最耻辱的战争,也是澳大利亚最奇葩的一战,没有之一!

澳大利亚军队跟一群鸟打起来了,在经过了繁琐的战术准备、且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最后竟然以失败告终。

一个月后,一支垂头丧气的队伍退出了战场,从此澳大利亚成了世界上的笑话,这场战争被“誉为”历史上最耻辱的战争。

而在这之后一位鸟类专家总结了这次失败的原因:它们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首领……

那么这群鸟的首领到底有多厉害呢?

人类跟鸟到底因为什么仇什么怨非要打起来呢?

这种鸟类非常常见,只要去动物园就能看到,它们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鸸鹋(érmiáo)。

鸸鹋是一种非常友善的鸟类,只要不去招惹它,它不会主动啄人,平常的食物就是吃草类为主,偶尔吃点昆虫。

在如今的一些动物园中,很多游客不难发现鸸鹋性情温顺,如果有人用面包喂它,它还会非常高兴地露头出来抢吃的。

鸸鹋的外形跟鸵鸟很像,但是要比鸵鸟小很多,一只成年的鸸鹋最大能长到厘米那么高,体重30~45千克。

如果说跟澳大利亚军队打起来的是秃鹫、老鹰一类的猛禽还能理解,但是鸸鹋性子温顺,平常靠吃草为生,更重要的是,它们因为翅膀已经退化,连飞都不会!

那么澳大利亚军队为什么非要跟一群鸟较劲呢?

曾经鸸鹋是澳大利亚的特产鸟,因为鸸鹋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并且很能产卵,一窝能出7~10个蛋,所以它们繁殖的非常快。

上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境内的鸸鹋遍地都是,于是就成了一大灾害。

当地的居民多次控诉鸸鹋数量太多,它们不断地破坏农田,还将本就匮乏的食物跟水资源吃的更少了。

为了保证居民的正常生存,澳大利亚政府就将鸸鹋认定为害鸟,让它们一度成为了“头等罪犯”。

为了能清除这些烦人的大鸟,政府还发出了规定:每打死一只鸸鹋就能获得2马克的奖金,在这样的政策下,澳大利亚还出现了一个勇士,一年足足打死了3.7万只。

然而这还并不是双方矛盾冲突的爆发点,真正的冲击是在30年代初期,世界迎来经济大萧条,我们总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居民与鸸鹋的矛盾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很多国家受到影响,于是一些欧洲的居民都移居到了澳大利亚去种地,种地就要有水源,居民们辛辛苦苦开拓了麦田跟水源,一年到头靠着这点田地活命。

然而不久他们就发现,鸸鹋直接将这些田地当成自己的栖息地,人们在地狱,鸸鹋们在天堂,谁看了不生气呢?

居民们苦不堪言,两方的矛盾几乎到达了顶点,大战一触即发。

“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澳大利亚军队与鸸鹋爆发的起因,是政府接到一个“密报”:

一支数量2万只的鸸鹋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向农民的田地“进攻”,它们昂首挺胸、井然有序,正推倒田地的栅栏肆意破坏!

农民曾试图拿起猎枪与鸸鹋对战,但是奈何鸸鹋皮糙肉厚,居民的猎枪杀伤力有限,根本打不中它们。

在这样绝望的境地下,有人向政府汇报了这件事情,为了维护人民的权益,年11月2日,政府直接集结了皇家炮兵部队向鸸鹋宣战。

这场战斗的指挥官叫做梅雷迪恩,他是皇家第七炮兵连的少校,曾经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功劳,这次任务非常简单,他将会用最快的速度去完成。

在战斗开始之前,军方甚至还交给了他最主要的任务:弄到张鸸鹋皮给士兵们做帽子,另外顺便测试机枪射击的威力。

这种机枪是一种轻武器,枪长1米多,重20多斤,虽说是一种老式武器了,但是光看这个枪管的粗细程度,就不难想象它的威力小不了。

没有谁会认为这是一场会输的战争,毕竟他们手中有充足的弹药,并且梅雷迪恩少校还给出了非常完美的作战方案。

他们预先在田地周围包上了一圈铁丝网,然后将鸸鹋逐渐赶进这个包围圈,鸸鹋不会飞,到时候他们只需要开枪一阵射击,鸸鹋将全军覆没。

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任务啊!

在士兵们的配合下,足足有1千多只鸸鹋被赶进了铁丝网,随着梅雷迪恩的一声令下,机枪伴随着轰鸣的响声开始向中心点扫射。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枪声一响,受惊的鸸鹋就四处逃窜,它们的确不会飞,但是光两条腿跑起来都吓死人,每小时能达到50公里的时速,一个步子就能跳3米远。

更重要的是,这群鸟力气奇大,小小的铁丝网根本没能挡住他们,鸸鹋群四散逃亡了树林,士兵们扛着枪支在后面狂追。

一瞬间现场鸡飞狗跳,人的两条腿怎么可能追得上能跑50迈的鸸鹋呢?更别提他们手中还扛着20多斤重的枪。

就在关键时刻,还是梅雷迪恩反应过来了,他立即将机枪架好,然后驾车开始追击,鸸鹋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跑得过车。

但是他忽略的一点是,山林道路坑坑洼洼,根本不适合车走,更何况车辆晃动地厉害,不好瞄准射击。

在梅雷迪恩的努力下,最终以车子撞上一只鸸鹋导致报废而告终。

士兵们的机枪也熄火了,第一个回合交战结束后,他们总共才打死12只鸸鹋。

在接下来的几次交战中,梅雷迪恩不敢再轻视这群大鸟,他们主动改变策略,并且只是谦虚地对外宣称,他们会保证每周射死只鸸鹋。

梅雷迪恩的确是太过谦虚了,对面可是2万只的鸸鹋大军,每周打死只,一个月也才只,这还不如它们的繁衍速度快。

猝不及防的反转

这是一场持续了一个月的“人鸟大战”。

在耗费1万颗子弹后,梅雷迪恩少校对外宣布:他们成功消灭了只鸸鹋!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根据后来的资料显示,这个数据非常存疑,他们应该总共消灭了50只左右的鸸鹋才对。

这场战争太过荒唐了,在澳大利亚军队弹药库几乎耗尽之后,梅雷迪恩在震惊之中下令撤军,最终鸸鹋宣布获得了胜利。

面对这场以失败告终的战斗,鸟类专家多米尼克认为鸸鹋们的首领太厉害了,他分析道:

“射击手们向大量鸸鹋开火的梦想是十分荒唐的。鸸鹋的首领实行了游击战术,笨重的鸸鹋们立即四散成为无数个小群,导致了军方白白耗费了大量装备……”

不得不说,这个分析的确是非常客观的,至少你不能说这句话有哪里不对。

这场战争失败过后,澳大利亚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笑柄,后来军队曾多次请战再次消灭鸸鹋,但是都被政府拒绝了。

可能是担心上次的结局重演,面子上挂不住,也可能是觉得用弹药去打几只鸟太浪费了,总之这场鸸鹋大战的结局就这样定格在了历史中。

虽然此后没有再出动军队发起战争,但是澳大利亚政府并没有放弃消灭这些鸟。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他们仍旧鼓励居民捕猎鸸鹋,依旧是跟之前一样的政策,曾经有农场主一共打死一万多只。

一直到了80年代,经济大萧条过去了,鸸鹋的数量也急剧减少,总算是降到了可控的范围内,政府这才停止这种捕猎鸸鹋的政策。

年,澳大利亚开始设法保护鸸鹋,甚至还允许居民购买鸸鹋的幼鸟进行饲养,一些农场主开起了饲养的农场,鸸鹋市场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的产业链。

直到这个时候,双方才算是慢慢“和解”了,刚开始由于鸸鹋数量多,大肆破坏人们的田地被认定为害鸟。

但是当人们开始正视它们的时候才发现,一些被过度放牧的操场上非常适合饲养鸸鹋,鸸鹋的脚不像家畜那样,它们不会将泥土压实、直接吃掉草根,导致牧场被破坏。

相反,鸸鹋的粪便还能让土壤变得肥沃,使被破坏的草场逐渐恢复生机,同时它们的繁殖能力强,不矫情,产量多,让人们对它们的印象大为改观。

这场战争的爆发让人们非常诧异,同样,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让鸸鹋的地位发生了大反转,同样让人猝不及防。

如今鸸鹋已经是澳大利亚的国鸟,被印到了他们的国徽上,也代表着人类跟鸸鹋之间终于能和谐生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3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