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秃鹫 >> 秃鹫生活环境 >> 散文丨张恒莽措湖境界
莽措湖境界
文/张恒
初秋时节的莽措湖不知道是不是最美、最具风情?但湖水清澈、充盈,阳光温暖,云彩如锦,四周重叠的山峦像编织一圈的叶瓣,疏密有致地簇拥着莽措湖,使得这远离喧嚣的高原湖泊如同花蕊一般,绽放着迷人的姿容,让人不会再去想象还有比这更美的时候。
风,比我先来,正在四处寻找着莽措湖的风物。岸边的草儿、花儿被撩拨得扭动起来,把风声当做了弦子,围着莽措湖跳起了弦子舞。风儿总是适时地变换着方向,变换着节奏,引领着花草舒展婀娜而娇柔的身姿,和着花草舒缓而清亮的颤鸣声。我仿佛看到弦子舞中特有的“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动作在转换间交替出现,尽显生态之美,演绎着一座湖的地域风情和民族底蕴。
鸟儿的鸣叫也被风儿吹散,声音像葡萄串断断续续落到湖里,溶解成一波波涌动的浪花,晃动着云和山的倒影,清洗着湖岸的沙砾。黑鹳、白鹳、水鸭、黄鸭这些湖鸟喜欢风,喜欢浪,喜欢清波荡漾的湖面。气流也是它们的羽翼,浪花也是它们的身姿。风中的鸟最矫健,浪里的鸟最轻盈。这些搏击风浪的鸟儿衔着自己的鸣叫,在蓝色的湖面上和起起落落的大雁构筑成一幅多维的立体画面。
芒康当地人告诉我,那片叫弯草坪的沼泽地,草肥花艳,有很多的水生小动物,每年几千只大雁在此栖息。我早就看到了,白白点点的一片,像远处的羊群。我忽然有些不安,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些游人的到来,惊吓了那些大雁,也让它们不安起来?想想又觉得不会的。这里的生态好,环境好,既然大雁把这里认作了自己的家园,就是莽措湖的主人,对远方来的客人应该是欢迎的。谁不想自己的故乡被人喜爱、有人光顾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如此,鸟儿自当如此,有情感的生命大概都会如此。或许,展翅飞翔就是它们迎接游人的一种方式,是给游人最高的礼遇,这也是大雁的弦子舞吧。
远处有雪山,橘瓣一样的山峦围着莽措湖有序排列着,沟壑的方向几乎都朝着莽措湖。山峦上的雪成片状,成块状,像是天空中的白云落了下来。雪水和雨水就是从那些沟壑流淌进莽措湖的,这些雪山就是莽措湖的源头。难怪莽措湖四季充盈,因为天上始终有云,山上始终有雪。
大部分山体没有积雪,尤其是越往山脚的地方。没有积雪的山体呈黄绿色,不像草甸那么青,估计是土层和砂石露出来的缘故。莽措湖所在的位置海拔四千多米,其表层土壤多属高山草甸土,适合于草科植物生长。所以,雪山下便是广袤的草甸,从莽措湖向四周延伸,草甸的水自然也是流向莽措湖的。草甸,也是莽措湖的源头。
风牵着我的视线向东南山坡望去,恰有十几只草羚羊在草岭上觅食,悠然自得,如同版画中一抹流动的色彩。我对羚羊好奇由来已久,因为始终没搞清它究竟属于哪个科属。羚羊的特征是长有空心而结实的角,这是它区别于牛、羊这一类反刍动物的地方。据说物种存活委员会把羚羊作为一个类群已达成共识,把它列为单独一个动物学研究和保护单元。而草羚羊属于沼泽地羚羊或称苇羚族,喜欢栖息在相对潮湿而且水草丰盛的地带里,依靠优质绿色草料为食。草羚羊形态可爱,能跑善跳,极其机灵,一般只有在莽措湖这样的高原湖泊和高原草甸才能见到。
我向山坡那边快步走去,想离那些白屁股羚羊更近些,可没等我走到近前,草羚羊便都跑了,跑得像鹿一样快。是在某只草羚羊口哨般的鸣叫声中一齐跑的,像听到了指令。这种音调的鸣叫平常不易听见,只有羊群认为遇到险情时才由头羊发出这样的紧急信号报警。羚羊交配时雄性对雌性也会发出这样的鸣叫声,那是爱的呼唤,声音温柔些。
草羚羊急促的踏草声带走一溜青烟,也带走我的失望。不过我却幸运地看到了一个胡秃鹫的窝,在一块岩石的上面,用树枝搭建的。走近岩石下能清晰地听见窝里有小胡鹫尖叫的声音,唧唧啾啾不停。胡秃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可谓珍稀物种,我不敢再有走近的想法。何况这种归属鹰类的胡秃鹫是西藏人心中的神鸟,它的窝自然也是神圣的。很是替这些动物们高兴,是莽措湖的水,孕育着这些神圣的生命;是莽措湖的幽境,营造着这些动物的自由王国。当然,还有芒康人的生态禀赋呵护着这些动物。青藏高原是宽广辽阔的,芒康人的胸襟也是宽广辽阔的。
我把远眺的目光从绵延的草甸慢慢收回来,雪山背景的衬托和视觉焦距的改变,让我隐隐听到莽措湖以及草甸接纳一切、包容一切的物语自述。深幽幽的湖水和绿茸茸的草甸似乎凝固了时间和光线,吸收了鸟语花语和牛羊的叫声,容纳了事物的形状和概念。此刻在我的眼里,悠深的莽措湖以及辽阔的草甸就是芒康大地的胸怀,任凭一切外来事物的涌入,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包括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包括有情感生命和无情感生命。这既是一种开放性接纳,也是一种无界性包容。我似乎看到,接纳与包容的背后,莽措湖内涵和外延密布着柔远能迩、怀柔百神、岁殷泽柔这些与柔软、亲切有关的词汇,无需解读便温热人心。
这让我想起芒康这片神奇的土地。作为西藏的东南大门,芒康从远古走来,在青藏高原东南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创造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铸就一方文明,繁荣一方经济,凝聚民族精神,秉承的不就是柔远能迩、怀柔百神这样的生命哲学吗?芒康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芒康人驮着当地物产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走出一条商品贸易通道;芒康人将古朴、典雅、悠扬、舒畅的“锅庄舞”和“弦子舞”演绎成具有民族风情的“古道神韵”,伴随着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的延伸传输至世界各地。
茶马古道是推动民族和睦、维护边疆安全的团结之道,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中国统一的历史见证。莽措湖,就是这段历史的书页,就是茶马古道的里程碑。凝视莽措湖,水岸边仿佛再现商旅饮马的身影;侧耳聆听,草甸上似乎还响着正在远去的马蹄声。
俯身亲吻一棵草,咀嚼草的味道,那稍带苦涩的甘甜中,明显有着一抹高山雪水的清凉。细细品味,还内含一种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虚怀若谷的意韵。这是一棵草的养分,一片草甸的内涵,一座湖的境界延伸。我在想,如果没有草甸,莽措湖将失去涵养地;如果没有莽措湖,草甸将失去生命之源。芒康,因为有这座湖、这片草甸而幸运。相信,只要阳光存在,只要雨水存在,只要芒康人的生态禀赋存在,这片草就不会枯竭,草甸的厚度和维度就不会弱化,草的纯洁性和营养性就不会枯萎。
花是草的至亲。草甸因为有了各色花的烂漫,草的青翠连绵便有了母亲般温柔和大爱。那些或高或矮的花,或艳或素的花,或香或淡的花,在草的围绕和托举下,尽情绽放,争奇斗艳。即使那些夹在草缝里小花,被草遮掩,也是有展示机会的。风过草低,花儿尽显绰约风情。草是与花联袂相守,这是莽措湖的另一种生态和谐。
最是喜爱蓝紫色的砂蓝刺头,碎碎的叶,碎碎的花,碎碎的香味,撩拨着人的思维也是碎碎的。素雅的花叶啜着草甸上暖融融的阳光,挨着草棵,挨着荆棘,甚至挨着贫瘠的石头,淡淡地开,不欢不跳,从容淡定。那种不喜招摇的神态,那种无所欲求的神韵,不仅是在把自己的品性和境界展示出来,也是把整个莽措湖的品性和境界展示出来。或许,她也在把生于斯、长于斯的所有芒康人的品性和境界展示出来。
这是一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水天世界,自然中有文化,文化中有自然;这更是一处物质情怀与精神境界相融相合的桃源之地,带给人一种闲云野鹤般的淡定与从容。走近她,便心境淡然,忘却许多烦恼,想起许多高兴的事情。细细体味,还有一种对人产生哲思与启迪的东西渗入身心,使人忽然间便对万事万物有了超出于常人的另类禅悟和解读,对事物的认识有了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一次飞跃。
在莽措湖,总有一种前世缘定今生相约的感觉。还有像风一样早来就好了感觉,像大雁一样住下来不走的感觉。尤为喜欢眼前这样的意境:在草地绵延、群山四合背景下,莽措湖显得幽静而深邃。物象在湖面上滚动,意象在湖面上滚动,声音也在湖面上滚动。临水而立的景物也好,静泊水中的景物也罢,与生俱来就是一种美的造型,一种神圣的寓意,犹如镜头里的影像,宣纸上的水墨。一座湖的物象之美有了文学意蕴,一座湖的境界之美有了文化向度。
总有诗心萌发,诗情涌动。想摘一朵格桑花,以花瓣为瓢舀一抹湖光山色,简单调配变成有明清画家特色的山水写真,带回去悬挂在自家的庭院,愉悦一生;想折一根树枝,在湖里打捞诗的胚胎,词的韵律,简单润色变成有唐宋诗人风格的长歌短令,带回去装订成集,永久留存。可惜花瓣太小,承受不了莽措湖的广博与厚重;树枝太短,无法伸进莽措湖的悠远和深邃之中。我只能做莽措湖的匆匆过客,把这诗情画意变成短暂的享受,酿成美妙的记忆,留下更多的期盼与想象。
一只白鹭掠过湖的上空,影子像白色的浪花跳跃在湖面。我忽生疑惑,是白鹭的羽翅太光滑,还是湖水太纯净,白鹭的影子上怎么一点也没染上湖水的深蓝色?还让人疑惑,湖水的蓝和湖草的绿,是那么的相近又是那么的分明。绿色代表着生命、宁静、自然、环保、生机,这也是莽措湖的生态特质。蓝色则是纯粹的象征,永恒的象征。莽措湖的蓝也是永恒的,这不仅有生态层面的意义,还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意义。
莽措湖是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内涵的地域特色尤为明显。就连那个美丽的传说都带有芒康人的情感色彩和文化意味。
为了给遭受干旱之苦的老百姓寻找生活水源,美丽的莽措姑娘带着自家一头吉祥神牛四处放牧,寻找泉眼,经年累月受尽艰辛苦难。一路跟着莽措姑娘的吉祥神牛被她的善良所感动,便用脚踢开一块扁平的石头,一股泉水汩汩而出,越涌越多,渐渐形成一座盈盈大湖。莽措姑娘和吉祥神牛为了守住泉眼,保护水源,让一方百姓永享湖水的恩泽,便舍身幻化成湖中两座小岛。
我看到了那两座岛:堆确和堆房。或许不止上千上万年了,这两座从遥远传说中走来的岛屿,如今已变成莽措湖最有生态人文的地方。它们静如翡翠,动如青螺,恰到好处分布在湖中两个位置,犹如莽措湖的双子星座。
远望堆确岛和堆房岛,总让人生出一种忘我的情愫。它们在深蓝中写意着莽措湖山水相依、情韵一致的唯美境界。它们装饰和点缀了莽措湖,成了莽措湖的骨骼、脊梁与旗帜,让莽措湖有了多重维度。莽措湖也以广博的胸怀,母性的仁爱,浸润和烘托了这两座岛屿,使其充满灵气,透显着人性化的美。这让每一个走近莽措湖的人,都感受到一种挚爱和亲情;让每一个浸润过湖水的人,都会生出一种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
总觉得有《听湖》的音乐响起。不知道作者邓伟标是不是来过莽措湖?乐曲中由箫与提琴演奏为主再加以月琴、琵琶等多种弹拨乐器配合所营造的恬淡意境,与我此时的感觉是何等相似。轻缓舒柔的旋律似是让人看到湖的悠远,水的幽深,草的绵柔,花的艳丽。欢快跳跃的节奏,总让人联想追风逐浪的湖鸟,超然于世的人生,纷繁包容的世界……